面條誘人的朝鮮主食品
面條:誘人的朝鮮主食品
朝鮮飲食中的主食有:飯、糕、面條、粥、煎餅、涼粉等。
朝鮮面條
打糕是朝鮮逢年過節、紅白喜事、招待賓客的主食,就像漢族人吃餃子一樣重要。朝鮮冷面更是別具一格,朝鮮有正月初四吃冷面的習俗,認為這一天吃了長長的冷面能“長命百歲”,故又稱“長壽面”。飯有用大米、小米、大麥米、黃米、高粱米等做的。
還喜歡用生菜、紫菜、山菜等包飯團吃,這種食俗都是由來已久的。五谷飯是陰歷正月十五吃的,據說,這是祈望在新的一年里,五谷豐登而產生的食俗。藥飯是用糯米、栗子、棗、松子、核桃仁等加香油和蜜拌勻蒸制的。蓋澆飯是先煮好飯,然后把各樣拌蔬菜、生拌魚肉、炒肉、烤肉等加在一起,在飯上澆蓋而成的。粥,有只用谷類熬的和摻有其他材料熬的。只用谷類熬的有大米粥、綠豆粥、小豆粥。摻其他材料熬的有:杏仁粥、松子粥、栗子粥、魚粥等。
面條是著名的主食品。面條按所用的的材料可分為白面面條、蕎麥面條、淀粉面條、玉米面條等。在小麥多產的南部地區,那里的人常吃白面面條。但是人們最喜歡吃的還是蕎麥面條,平壤冷面就是用蕎麥面做的。平壤冷面條細而韌,面湯涼爽,酸甜可口。
面條湯也有幾種,最佳的要算山雞湯,其次是牛肉湯、雞湯等。面條,可分熱面、冷面、拌面、銅盤面等。熱面和冷面,各有獨特的風味。拌面是面條里澆香油,放進加了各種作料的面碼拌制成的。銅盤面是把面條盛在銅盤里澆上香油,再把加了各種作料的面碼放在上面的。自古以來,朝鮮人民在炎熱的夏天,把切成薄片的爽人脾胃的梨和黃瓜、煮熟的山雞肉和雞蛋為面碼,再加上各種作料,放進冰塊來吃用以消汗解暑。在寒冷的冬天,則傳統工藝制作打糕把面條放在滾熱的肉湯里,加上各種作料和肉來吃,用以取暖補身。
糕
糕是朝鮮人民很喜歡吃的主食品之一。根據它的做法和材料不同,計約50多種。把糯米蒸熟打成糕就是糯米糕。糯米糕的做法是,把糯米蒸熟要打得不見一顆整米粒,然后切成塊,蘸豆面、小豆面、綠豆面、芝麻、蜂蜜等來吃。也可以蘸上切成絲的棗、栗子、柿餅、松子、地皮菜或松花粉來吃。
用米面做的糕,因其做法不同,也可以分作很多種。松餅,是用開水把大米面和好,然后放進餡,包成半月形、貝形等各種形狀,而后把它放在鋪上松針的蒸籠蒸熟,使之散發很濃的松香味。松餅的餡兒可用棗、栗子、芝麻、青豆、小豆來做。把米面發酵后蒸熟的糕就是蒸餅。蒸餅的味道在很大程度上為果料所決定。從前,常用紅棗在糕上鑲嵌成字然后再蒸。
用米面做的糕,還有在糯米面或大米面上澆上少量的水和勻,然后放進蒸籠里蒸熟的蒸糕;把米面和好蒸熟再打成糕的大白糕,是把米面和好捏成一定形狀煮熟的湯圓,以及把米面和好捏成各種形狀,再用油煎或炸的花樣炸糕和角黍等。煎餅和涼粉也根據它的材料和做法不同分為許多種。平壤的腦替,是往粘高粱面里加了大麥芽的甜煎餅,它和海州的綠豆面煎餅,開城的綠豆涼粉等,都是很受人們歡迎的食品。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