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歷史名菜神仙鴨子的由來
神仙鴨子是孔府的一個傳統(tǒng)歷史名菜。相傳始于孔子七十四代孫孔繁坡,他在任山西同州知府時,曾有一段時期患了一場大病,治愈后仍食欲不振。看著主人日漸消瘦,府內(nèi)廚師也想不出什么辦法來,無奈只好到民間找尋烹調(diào)高手。
一日,府內(nèi)來了一個專賣鴨子的販子,聲稱自己不是廚子,但卻有能“生蒸全鴨驚四座”的絕技,家廚們半信半疑地讓這位鴨販子入廚房試一試。
只見鴨販子把他帶來的鴨子宰殺,鴨子出骨,加調(diào)料入碗加蓋,上籠蒸制,出籠后鴨子肉質(zhì)酥爛,香氣濃郁,其鮮美之香穿過廚房、走廊、廳堂,瓢至孔繁坡屋里,果然讓孔繁坡垂涎欲滴。
孔繁坡已經(jīng)很久沒有“吃”的感覺了,猛然間聞味即來食欲,失聲大叫:“此乃神仙賜來之氣,饞死我也!”家廚們一聽,興奮極了,趕緊將鴨販子做的生蒸全鴨端上來讓孔繁坡品嘗。
孔繁坡品嘗后,胃口大開,覺得此菜制法與眾不同,便問主菜者為何人,家廚即把那鴨販子叫來引見。孔繁坡問:“此菜有何秘方?”鴨販子道:"上籠清蒸,插香計時,香盡鴨熟。“意思是上籠蒸制以點香3炷燒盡為度,滋味之鮮美遠勝于其他鴨菜。在工藝中又分為水焯、腌漬、煮煨、籠蒸、澆湯等程序,使硬嘴的鴨子肉爛脫骨,湯鮮唯美,肥而不膩,恐怕真要引來神仙呢!
孔繁坡聽后深感驚奇,連稱神仙鴨子,并留鴨販子于府中專做此菜。“神仙鴨子”遂得其名。
來源:名希特產(chǎn)網(wǎng) 關(guān)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chǎn)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zhì),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guān)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guān)注:113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guān)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