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伏 別忘了吃餃子哦
今日是入伏,按中國的日歷法來說,這是真正暑天的開始。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因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而餃子在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所以人們在頭伏吃餃子,希望能平安度夏。
頭伏吃餃子的來歷:
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潮濕、悶熱的日子,一年有“三伏”。百姓說的“苦夏”就在此時。入伏的時候,恰是麥收不足一個月的時候,家家谷滿倉,人們利用這個機會,打打牙祭,吃頓白面,餃子又是平時難見的上品,所以就有“頭伏吃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
另外,“頭伏”吃餃子,取“元寶藏福”的諧音,有著祈福驅暑的寓意。更重要的是,“頭伏”吃餃子,再喝上熱乎乎的原湯,發一身汗,有著驅散盛夏“毒火”,貼補悶熱天氣體力消耗的實際作用。
伏日宜吃面的習俗:
伏日吃面,這一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上說,何晏在“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們才知何晏肌膚潔白不是涂粉掩飾,而是自然白。這里的“湯餅”就是熱湯面。為什么在熱天里吃熱面?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辟惡”。這是迷信說法。用新小麥磨成面粉煮湯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糧營養豐富,發汗可以驅病,六月食湯餅是有科學道理的。
伏天除了喝熱湯面,還可以吃過水面。將煮好的面條用涼水過出,拌上蒜泥,澆上鹵子,不僅刺激食欲,而且“敗心火”。
伏里還可以吃“炒面”。所謂炒面,是用鍋將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面可“解煩熱,止泄,實大腸”。
伏天如何養生?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個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每年從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也就是頭伏的開始(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俗話說九天一九,十天一伏。三九天最冷,三伏天最熱。
中醫主張“以通為用,以通為補”,疏通六腑,暢達氣機,升清降濁。所以一年當中,超過夏至、入秋之前,都不宜過補。“初伏”天應以飲食調養為主。
“初伏”天的特點是溫度高,濕度大,白晝時間長。在這種環境中,人會相對晚睡早起、休息時間減少;易出汗,會造成人體內部各種營養物質,特別是無機鹽類的大量消耗;愛喝清涼飲料,食欲不振;活動減少、不能堅持鍛煉身體。整個人的身體狀況處于相對低下的水平,攝入減少而消耗增多,故不少人夏季體重下降。
但即使如此,也不適宜大量進補。因為夏季多食稀食飲品,胃消化液稀釋,消化功能減退,此時進補,難以消化,還易引起消化不良、腸胃不暢。而且老百姓常用的補藥多屬性溫熱,夏季進食會引起上火。夏季汗多,代謝加快,進補的養分也多浪費。
在初伏天,我們應針對夏天食欲降低的特點采取相應措施,科學安排夏季飲食。
1.初伏天養生:注意“扶陽”
夏令三伏,陽氣旺盛,此時人體為了順應天時處于“陽盛于外而虛于內”的境地,腠理開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氣逼人,常常導致人體陽氣宣發太過而出現體內陽氣匱乏的夏令體質特征,此時如果因為防暑降溫而過度貪涼食冷易致內寒過甚,以至于體內陽氣更衰。
2.初伏天飲食:多酸多甘、補氣去火
古代學者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暑濕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飲食中以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并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蘿、西瓜等。
炎炎夏日容易導致人火氣上升,表現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補的必備功課。夏日去火的食物,上佳選擇有西紅柿等性涼、清暑的蔬果,同時,牛奶性微寒,可以補水、滋陰、解熱毒,也是“去火”良品。
3.伏天潮濕悶熱多喝淡鹽水
進入伏天后,天氣會比較悶熱,濕度大,此時人體汗液排泄量大,如果排泄不暢,皮膚發黏,容易出現輕度瘙癢感,腳癬、手癬的患者病情會加重。此外,悶熱潮濕的天氣還會導致突發性眩暈、腦出血、腦梗塞等腦血管病患者增多。
所以建議在悶熱的天氣里喝一些綠豆湯解暑,還應該多喝含鹽的飲料,吃一些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B、C的食物。在伏天里,也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盡可能避開中午時間外出,適當午睡,穿透氣性好、淺色的棉質或真絲面料衣服,多喝水,多吃蔬菜,不要忘記防曬。有晨練習慣的人應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出汗過多時,也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另外,進入伏天后,食物更容易霉變,所以盡量不要吃隔夜的食物。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