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浸制叫化子魚
四川人大多知道或吃過“叫化子雞”這一道浙江菜,但提起“叫化子魚”這道菜?熏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其實“叫化子雞”是我們川人首創的哦。目前在成都的“公館菜”餐館就能品嘗到這道菜。據該餐館總經理李仲林介紹:叫化子魚已榮獲“中國名菜”稱號,并已注冊商標及專利。
最早的叫化子魚,是舊時常常聚集在現在的九眼橋、安順橋、南門大橋等處的干橋洞下的丐幫一族制作出的美味佳肴。叫化子們烹飪魚的方法很特別,先將魚肚破開洗凈切成塊,用簡單調料拌合之后,用廢紙或菜葉包裹,然后再將乞討來的殘羹中的浮油倒入瓦缽或砂罐破鍋中,用廢紙或“毛毛柴”(干麥桿、干稻草、枯樹枝等)加熱至老油翻滾時,再放入包裹好的魚烹浸。李仲林總結道:叫化子魚的制作妙就妙在“火”上,廢紙和“毛毛柴”不耐燒,火勢時旺時弱,根本沒有“火候”可言,這菜的制作既不是煎、爆、炒、煮、煸、炸;也不是燉、燒、燴、煨、燜。什么烹調工藝都不是,這魚是用老油浸熟的。魚經過升溫降溫,反反復復至熟透,肉質特別細嫩、鮮美,魚的本味即在其中。
現在的叫化子魚在舊時烹制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它的主料為草魚,輔料有郫縣豆瓣、泡辣椒、白糖、醋、姜、蔥、蒜、料酒、鹽巴、土母雞湯、豆粉等,制作時,將魚洗凈切成段,將魚段放入兌成魚香汁的輔料中上味,然后用特制油紙將魚包裹成型放入漏勺中,用油鍋中的熱油澆淋魚包約12分鐘即好。所謂“魚不粘鍋,鍋不粘魚”就在于此了。食用前剖開魚包,魚香撲鼻、香味特別濃郁。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