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稱人
立夏日曾普遍有稱人的習慣,一般以家庭為單位舉行,家中男女老少都要一一輪流過秤。以前沒有磅秤,稱人用的都是傳統的大扛秤,即使用時要用扁擔穿過秤鈕繩,由兩人抬起來稱分量的那種大桿秤。為了省力,多數人家稱人時先把一條粗麻繩掛在橫梁、門楣等處,再將秤鈕縛上。被稱者多是雙手抓住秤鉤,身子彎曲懸空,待看秤花的喊出重量才雙腳著地。如是老人小孩,則坐進長籮中稱。
范寅《越諺》風俗部載:“秤人,立夏日秤之,可免疰夏①。”顧鐵卿《清嘉錄》云:“俗以入夏眠食不服曰注夏。”民國《蕭山縣志稿》載:“立夏,市青梅、櫻桃分餉家眾,又摘蠶豆嘗新。以秤權人輕重,謂可免疰夏之患。食煨筍,謂可健腳骨。”但沙地人多數不知這“免疰夏”的含義,立夏秤人只不過稱一下自己的重量而已,看看一年來輕了多少,重了多少,并記住重量,到明年立夏再作比較。
立夏稱人的風俗主要流行于吳越一帶,據說起源于三國時代,但是傳說不一。或謂蜀漢先主劉備死后,諸葛亮把劉阿斗交給趙子龍送往江東,拜托其后媽、已回娘家的吳國孫夫人撫養。那天正是立夏,孫夫人當著趙子龍的面,給阿斗稱了體重,此后精心呵護,到來年立夏再稱一次,看看增加體重多少,再寫信向諸葛亮匯報,由此傳入民間,形成立夏稱人的風俗;蛑^魏國司馬昭發兵消滅蜀漢,又恐原屬漢地的臣民不服,所以善待被俘虜的后主阿斗,封他為安樂公。阿斗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馬昭當著一批跟到洛陽的蜀漢降臣之面,給阿斗稱了體重,以后每年立夏再稱一次,布告天下,表示他沒有虧待安樂公,使他年年增加體重。其后民間仿效,形成風俗。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