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族的飲食習俗
四川的藏族主要居住在阿壩州,大小舍川等地,稱為“加戍地”,藏族的主食為糌粑、青稞酒等。《西康建省匯》云:“打箭驢(今康定)瘦土不毛,惟槁青稞、莞豆,畜養牛羊,擠乳作乳,拌糌粑而食,天所產。”
1、水磨糌粑:產于甘孜縣,遠近馳名,制作程序與糌粑不同。先將青稞“淘洗凈”,用沸水燙之,趁熱納入氈袋中封閉,四周煨以毛氈,使其發酵,至翌日隨炒隨取,熱氣騰騰、芳香撲鼻,炒畢裝入皮袋,放入卵石,挫去面之皮。“成品白色,極細,入口極香,回味帶甜”(《巴蜀民族風情》)。
2、安多面片:“安多”是藏語,這種面食具有民族特色,是用普通面粉加溫水揉成面團,將面切成13cm長的厚塊,擺整齊。表面涂上少許油,再用凈濕布蓋上待用。煮面片的湯很講究,用羊肉切成2cm小方塊,加蔥粒倒入鍋中爆炒,加鹽和水淀粉成肉湯,將準備好的面取一條在案板上壓成扁長形,然后慢慢的抻,抻得長長地繞在左手腕上,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掐一端,用右手一小塊一小塊地拉斷往肉湯里丟……一碗熱騰騰,香噴噴又辣又酸的面片就起鍋了。
3、人參果:《彝藥志》云:“人參果”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益氣壯陽之功。人參果又叫“錯瑪”,是一種塊根草木植物,其根肥大,是將曬干磨粉與川米煮粥食,或加入面中做成點心蒸吃,藏語稱之為“麻姑”,每逢客人來臨,將“人參果粉”放上白糖,沖入新鮮裂變化了的酥油,敬獻給客人。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