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希特產網飲食禮儀 [切換城市]
特產首頁 小吃大全 飲食禮儀 各地特產 特產專題

新疆第一窖與酒文化

一“古城”奇臺緣何釀出“新疆第一窖”美酒

新疆是個好地方。

新疆奇臺有國家級的森林公園;有世界著名的硅化木群;有悠久歷史見證的“魔鬼城”,更有全國著名的啤酒麥生產地,又是全國100個產糧大縣之一的生產基地。古詩曰“物寶天華絲綢路,人杰地靈千古城”,正是人們對古城奇臺的贊美與懷念。至今在新疆本土還沒有一個白酒品牌的歷史酒文化可以和奇臺“古城”牌的“古城老窖”、“新疆第一窖”具有相傳3000多年酒文化,史載600年神韻的風姿叫板。

千百年來,世世代代勤勞智慧的“古城人”在奇臺這塊古老的土地上不懈地追求和探索,培育出了中國白酒行業中兩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古城”牌“古城老窖”、“新疆第一窖”。

釀酒是一項復雜的生物化學工程,除了“傳統釀酒工藝”技術的重大作用外,自然條件是極重要的。奇臺“古城”具有得天獨厚的釀酒條件,“古城”牌酒好還緣于奇臺古城的地緣優勢:“地生奇臺奇,酒源古城古”。奇臺古城,釀酒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是釀酒的好地方,有千年酒文化、千年的釀酒工藝,有600年釀酒的神韻。釀酒者云:“曲是酒的骨,水是酒的血”。行家品酒者說:“若作酒醴,惟爾曲蘗。”更有釀酒專家道:“釀酒必有名泉。”古今上乘名酒,大多用古井、山泉之水釀成。新疆奇臺“古城”釀酒用水,水質優良。名泉“杏林泉”神泉神水名震天下,“杏林泉”水恰如人們飲用的天然礦泉水。就在“杏林泉”旁邊新打的深井是天山冰雪融化而來的純凈地下水,內含多種有益于人體的礦物質,更是釀酒的好水。釀酒原料是用本地產的、聞名全國的、無污染的、光照充足的、淀粉含量高、面筋質強的綠色食品原料的高粱、玉米等,是釀出白酒的上等原料,采用清蒸、清燒等三次清工藝,大麥、豌豆低溫制曲,地窖、地缸發酵,分級摘酒,精心勾兌,好水、好料、好工藝、好管理更是構成“古城”牌美酒的“神奇”和“神秘”之處。

奇臺“古城”牌美酒的“傳統釀酒工藝”獨具特色:“水甘、料實、工精、器潔、曲時、窖濕”六大秘訣以及“老五甑”工藝更是爐火純清。古城人對釀酒生產過程的質量監控更是視為對生命的關注,他們嚴把“五關”即原料關、制曲關、操作關、勾兌關、出廠關;“四查”即查原料質量、數量是否符合要求,查配料比例是否正確,查生產過程是否符合工藝規范,查成品質量是否符合標準;“五檢驗”即半成品天天檢驗,成品裝瓶前取樣檢驗,產品裝瓶后抽樣檢驗,成品包裝后抽查檢驗等;“六堅持”即堅持合理配料,堅持適溫入池,堅持窖池管理,堅持定溫流酒,堅持分級分質定期貯存,堅持出廠分析檢驗。做到了不合格的產品不能投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產品不能出廠,以檢驗質量工作來保證產品質量的優良,變質量事故發現為事前控制。古城人在繼承和發揚“傳統釀酒工藝”的基礎上結合現代科技生產出濃、清、醬、液4種香型20多個品種的“古城”牌系列白酒。主導產品“古城老窖”、“新疆第一窖”極具芳香濃郁、綿甜爽凈、香味協調、回味悠長的獨特魅力,并榮獲多項國家部委級和省市自治區級多項殊榮。2001年10月“古城老窖”被新疆酒市場酒文化研究中心認定和授予“新疆第一窖”的稱號。

二、奇臺“古城”美酒光輝燦爛的千年酒文化

據《漢書·西域傳》記載,由于自然條件不同,西域地區的經濟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以農業生產為主,人們定居在城鎮和村莊中,史書上稱為“城廓諸國”,另一類以畜牧業生產為主,逐草水而遷徒,史書上稱為“行國”,天山以北的烏孫、烏揭、“車師后國”,牧養馬、牛、羊、驢、駱駝等。那時西域各國都有自己的手工業,如制玉、制陶、制革、釀酒、毛紡織、金屬冶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市場經濟頗為活躍,在商品交換中使用金屬貨幣。在西域36國中的“車師后城長國”即今天的古城奇臺一帶,后并入“車師后國”已有自己的釀酒手工業(引自新疆高校通用教材《新疆地方史》)。可見在距今21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新疆古城奇臺已有釀酒手工業了,古城奇臺的千年酒文化源遠流長。當年“千峰駱駝走奇臺,百輛大車進古城”的壯觀景象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明朝永樂年間(1402年)持節大臣陳誠著《西域番國志》中稱“奇臺一帶間食米面,稀有菜蔬,小釀酒醴”的記載,表明古城奇臺的釀酒史無可辯駁地有600年的神韻,在全國白酒行業中也實屬少見。為了尊重和肯定歷史,宏揚酒文化,1992年10月,奇臺縣古城酒廠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貿易部認證為“中華老字號”。奇臺縣古城酒廠的“古城”牌商標也被新疆自治區工商局評為“新疆著名商標”,“古城”牌系列白酒被中國名牌及明星企業評選活動組委會認定為“中國名牌”。優質“古城大曲”獲“1985年全國酒類質量大賽銀爵獎”、國家部委及省、自治區級獎項計有22項。

2002年4月中旬,一建筑單位在奇臺縣“新疆第一窖古城酒業公司”基建施工時,挖掘出一個清代釀酒窖池及部分釀酒器具。看著傳說中的那口“杏林泉”至今仍在公司院內,人們推測這個發掘的窖池正是“杏林泉”釀酒作坊的窖池。經過有關部門的鑒定和批示后,新疆第一窖古城酒業公司興建了《新疆第一窖酒史館》,分“地上收藏釀酒實物70余件”和“地下還原釀酒窖池”上下兩個部分。使《奇臺縣志》中記載的“奇臺古城酒始于明代,盛于清朝,發展于當代”的論述又一次得到佐證。從外觀上看,隨著時光的流逝,歲月滄桑,當年的“杏林泉”酒坊到了清代正是強盛時期的一個釀酒窖池,一道齒形墻將又一個新建成的儲酒罐與酒史館似乎隔為兩個天地:墻內古樸幽香的釀酒窖池、酒史館散發著奇臺人民的辛勤和智慧的靈光,散發著“新疆第一窖”酒文化的芬芳,與墻外高高豎起的現代化儲酒裝備形成強烈的反差。時代在前進,古今歷史有必然的聯系,這是歷史的使然啊!在收藏陳列柜中,記者記下了一些較為典型的出土文物,以饗讀者,以慰先輩,以宣傳酒文化。

2、明代青花酒碗、明代壽字青花酒碗

明代瓷制品酒器以青花、斗彩、祭紅最有特色。史館里收藏的兩個明代出土的青花酒碗雖久埋于地下,但是光澤度仍好,瓷質細膩,碗口的邊沿少見磕碰,觀其大小與現在家庭人們吃飯使用的碗基本相同,西域人自古豪飲足以窺見一斑。

3、清代清花小酒盅、清代土制酒碗

清代瓷制酒器具有清代特色的是:琺瑯彩、素三彩、青花玲瓏瓷及各種仿古瓷。清代的酒器類型:罐、甕、盅、碗、杯等與后世的酒器有較大的相似性。可別小看這個小酒盅,據解說員范曉莉介紹,當年身份顯貴之人才能使用酒盅,至于同一時期出土的用土燒制的酒碗,顯然是普通老百姓的飲酒器具。

說到這兒,有必要提一下酒具類型。據史料,最早的酒具是從飲具中分化出來的,因為遠古時期的酒是未經過過濾的酒醪(這種酒醪現在仍很流行)呈糊狀和半流質,這種酒不適于飲用,而是用碗食用。隨著釀酒業的發展,飲酒者身份的高貴等原因,使酒具從一般的飲食器具中分化出來成為可能。而且酒具質量的好壞,往往成為飲酒者身份高低的象征之一。

4、清代溫酒壺

這個細頸、圓底,大張嘴的銅制酒壺是用來溫熱酒水的,可直接置于火上,既能盛酒,又可將酒倒入酒杯中。關于溫酒器也有不同的造型,古時有些溫酒器,頸粗,配以杓,便于取酒。溫酒器有的稱為樽,在漢代比較流行。據史書記載,宋代人喜歡將黃酒濕熱后飲用,故發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組合,使用時,將盛有酒的注子置于酒碗中,往碗里注入熱水,可以溫酒。

5、明代宣德年間香爐

青黑色的香爐造型古樸,色澤均衡,保存完好,弘形的爐嘴留有手托的把柄,三足可支于臺面,底部刻有“大明宣德年間制”字樣。它是古時在爐內夢香,于釀酒計時的工具。

6、看杯

這是原“杏花泉”燒酒坊大師徐發渭老先生珍藏于60多年的“看杯”。如果不是在聽解說員范曉莉介紹,我恐怕早在心里把這個銹跡斑斑的銅杯當成飲酒的器具。“吉林泉”人手捏側柄,悠哉悠哉地從酒壇中舀一杯清澈甘冽的美酒,一邊品嘗佳釀一邊感慨:“何以解憂,惟有杏林。”

其實這個看杯是酒大師專門用來測量酒的度數的。古時酒坊里,酒釀制好后,酒大師將看杯迅速滑過酒面,舀一杯酒水觀察酒花,杯中的酒不停地旋轉,酒花越大,消失越快,說明酒的度數越高。

7、酒坊準備釀酒原料,篩選糧食用的竹簸箕

8、酒坊盛酒的酒器

9、民國時期(解放前)蒸酒天鍋

10、晚清石磨

11、酒坊的炯炯有神的釀酒大師

12、古時釀酒篩選釀酒原料的場面

13、釀酒窖池中仿古的燒酒坊釀酒作坊釀酒程序圖

沿著“地上收藏釀酒實物部分”一側的竹木樓梯走下去,仿佛一步步踏入一個神奇的境界,幽深的窖池彌漫著一種懷舊的氣氛,把我帶到了古時候“杏林泉”酒坊那釀酒的場面,一架“風谷車”安置在青磚地上,如果說,一只陶罐、一塊瓷片、一片遺址是歷史舞臺上的布景道具的話,那么,酒史館復原燒酒釀酒工藝流程,仿佛激活了這個舞臺。燒酒坊釀酒程序模仿的5個石膏人塑像,是酒作坊維持正常勞動所需的人員配置。

“杏林泉”古時釀酒工藝流程

“杏林泉”燒酒作坊的工人都是雇傭的,隨著淡季、旺季的交替,隨時增減工人。一般旺季時設兩個班子,每人班5人。一個釀酒大師,負責帶班,一個裝鍋的,三個拉銑的。

站在石磨旁的這個人是專門碾碎雜物,制作酒曲的,石磨右邊擺著幾個做好的酒曲,狀如磚頭大小,拿起來很輕,聞上去有一股稻殼的清香。酒曲是用豌豆、小麥、配以稻殼,加水攪拌,然后用木制的曲坯模具制成方形曲塊。“曲法釀酒”是我國的“傳統釀酒工藝”。據說“杏林泉”燒酒作坊非常重視制曲的季節性,最好選擇在天氣冷熱適宜的端午節前后,這樣制好存放酒曲的質量最優,通常要制作好足夠的酒曲,以備一年所用。“水是酒的血,曲是酒的骨”,曲的優劣決定著酒質量的好壞。

釀酒時將曲塊和蒸熟的或粳米、或小麥、或高粱、或大米、或小米一起置于窖池中發酵,周期為24天。在酒坊中有一口大鍋,稱為“天鍋”,一米見方的木桶上蓋有一個尖頂的盔。發酵好的原料放入天鍋后,加熱到一定的溫度,就能獲得水蒸氣和酒蒸氣的混合物。待氣體冷卻后變為酒液體,滴露順著木桶一側留有的口兒,滴入壇中,酒就釀好了。據介紹,蒸餾口取酒,講究令味,最先流出來的滴露為“1令”,其后的為“2令”,一般只取到“2令”,滴露清如水,味道濃烈,有細微的酒花為佳品。

“杏林泉”驗酒大師釀酒把關

燒酒坊的墻上有個洞,洞中供奉著酒神杜康。每個釀酒班子勞作下來,都要將燒成的酒舀一杯,供奉在酒神杜康面前一為敬神,祈求酒神保佑;二為試酒,嚴把質量關。

古時候,白酒行業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酒家在一起,都要驗酒比試,驗酒論酒。驗酒講點數,用幾個酒盅盛滿酒,點火燒試,若三盅酒燒試之剩物(即水)聚為一盅者為“三點一”;若四盅之酒燒試之剩物聚為一盅者為“四點一”。點數越高,酒質越好。

當時迪化(今烏魯木齊市)有個很有名的“益昌盛”木貨棧,是全疆酒貨集散地。當各路酒商聚集在一起的時候,便打開各自的酒簍進行比試。晚上整個棧房酒香彌漫,盅棧彌遍布,藍光一片,熱鬧非凡,然而從來沒有哪家酒的質量勝過“杏林泉”出產的白酒(即后來的“古城老窖”、“新疆第一窖”),“杏林泉”酒被視為珍罕之物,不可多得。

將數百年前的清代燒酒作坊重現在我們的面前,這樣直觀地傳遞歷史文物和酒文化信息,精彩又深邃,一切仿佛遙遠的事,一切又仿佛近在咫尺,伸手即可觸及。

新疆“古城奇臺”“杏林泉”千年的酒文化孕育出白酒界“古城老窖”,“新疆第一窖”兩朵奇葩令人稱頌……

蘭州歷史博物館史記載:“古城酒始于明朝,發展在清代,盛于當今,已有五百八十多年歷史”。明永樂年陳誠的《西域番國志》中對奇臺一帶就有“間食米面,稀有菜蔬,小釀酒醴”的記載。

清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后,各地人口陸續遷入奇臺,四路商賈接踵而至。乾隆三十八(1773)年設縣治,至咸豐年間漢民已過7000余戶,這時奇臺承平已久,閭閻相望,比戶可封,阡陌縱模,余糧棲畝,最為富庶。商務成為新疆的中樞,廛市之盛,為邊塞第一。

此時,住在古城的客商,從山西引進“老五甑”釀酒工藝,結合“西鳳酒”的操作方法,生產出色味醇正的清香型古城白酒。這種白酒一問世,就以其清澈的酒色,沁肺的酒香和綿甜的酒味而暢銷。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
回頂部名希特產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蝌蚪蚪窝视频在线视频手机| 欧美成人xxx|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视频| 一个人看的视频www在线|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成人3d黄动漫无尽视频网站|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好硬好爽好湿好深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igao在线观看| 欧美黑人videos巨大18tee| 国产精品高清m3u8在线播放|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非洲黑人最猛性xxxx_欧美|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免费看| 国产制服丝袜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第233页|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女神们的丝袜脚战争h| 处女的诱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2018天天干天天射| 最新浮力影院地址第一页| 国产大秀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免费小视频|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好妈妈5高清中字在线观看神马|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你懂的中文字幕| 日本影片和韩国影片网站推荐| 国产AV日韩A∨亚洲AV电影| 一个人看的免费高清视频www | 宅男66lu国产乱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538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电影| 四虎影视永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