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諾人的昆蟲美宴
基諾人世代生活在熱帶原始森林里,主食大米、玉米。家里種養的蔬菜、家禽,廣闊的森林還為他們提供了獲取山珍野味的良好條件。婦女勞動之余都兼及采集。
基諾族民間有句俗話,叫做“漢炒、傣蘸、基諾春”,意思就是說漢族的菜喜歡炒著吃,傣族的菜喜歡蘸著調料吃,而基諾族的菜則以日春涼拌為主。常用的佐料有辣子、香茅草、荊芥、姜葉、野八角、大薄荷等。有許多鮮為人知、甚至令人難以置信的怪誕的菜譜,如“剁生”、“蝌蚪拌臭菜”、“香蕉葉蒸螃蟹”、“松鼠肉干湯”、“酸燴螞蟻蛋”等。
“剁生”,是將鮮肉剁成碎末,拌上鹽、辣子、姜末、薄荷、韭菜等佐料,用手反復攪拌、捏勻,直至肉呈白色便可食用;“蝌蚪拌臭菜”是將幼小的蝌蚪撈起,洗干凈,用開水燙一下,拌上調料后食用。其味聞起來臭似北京的臭豆腐,吃起來卻細嫩軟滑、清涼爽口,余味無窮;將獵獲的松鼠肉掛在竹樓里火塘邊上,用煙火熏烤成肉干,使之常年不壞,食用時切片烹湯,其味鮮而不膩;基諾族地區多螞蟻,但這里的螞蟻與眾不同。它們不是生活在地下,而是棲息在樹上。蟻蛋也非常大,如同綠豆粒般。螞蟻產蛋后,即將蛋裝進一個懸掛在樹上的口袋似的囊包里,這種囊包很大,有的竟達5公斤。每年農歷三、四、五月間,是螞蟻產蛋的季節。每到這個時候,基諾人便要外出尋找這種囊包,用刀砍開,將一粒粒蟻蛋取出,用帶有酸味的佐料調拌即可食用。不僅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而且將其放人口中用牙一咬,還會發出“啪啪”的聲音,別有一番情趣。
基諾人做飯就餐均在竹樓二層的火塘周圍進行,有一定的禮節和講究。吃飯時全家人按順序在火塘旁圍蔑桌而坐,家長正對火塘,客人靠火塘而坐。給客人盛飯要少盛勤添。一般不興給客人夾菜,因為他們認為若給客人夾菜,就好象意味著吃完夾的這些菜就不要再吃了,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他們認為人有人魂,鬼有鬼魂,谷子也有谷魂,所以吃飯時甑子里的飯不能盛盡,哪怕肚子沒有吃飽也要留一些,否則,甑子空著,谷魂飛走了就不再回來,人也就沒飯吃了。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