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指西南兆谷熟,立秋節(jié)氣風俗志
立秋8月7日~8月22日
初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宋·劉翰《立秋》
釋題:斗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
字面上,秋有“成就”“谷熟”之意,立秋,就是萬物成就。作為一年中第十三個節(jié)氣,它是秋夏的分界點,這一天也是萬物即將結果準備收獲的日子。古人的說法里,秋有肅殺之氣,梧桐樹的葉子都會在立秋這天開始凋落,所以也就有“一葉知秋”的說法。
立秋被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意思是說立秋之后的風已經慢慢不同于暑天,風來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而不是燥熱,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寒蟬也開始鳴叫。立秋過后,雖然還有“秋老虎”之說,但是早晚已經開始逐漸轉涼,各地的農作物聚斂結籽灌漿成熟,農人們收獲的日子即將來臨。
咱老百姓的習俗:貼秋膘
立秋當日北京河北一帶有“貼秋膘”“秤稱人”的傳統(tǒng)習俗。立秋那天家家戶戶用秤去稱家里的那女老少,夏季食欲不振減少的體重就以肉“貼膘”補齊缺少的重量,為過冬御寒做準備。燉肉、燉雞、燉鴨子,或者與肉相關的餃子、紅燒肉等等所有大菜,都能在這一天發(fā)個利市。立秋這天可以作為喜肉者的節(jié)日。
咱老百姓的習俗:咬秋
咬秋的習俗,南北方有差別,天津講究吃瓜杭州則是吃桃。清朝張燾在《津門雜記》中記載天津習俗:“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天津人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西瓜放在院子里晾一晚,立秋當天切來吃掉,據說可以清除暑氣、預防痢疾。而杭州吃桃的習俗則更為講究。立秋時大人孩子每人一枚秋桃,吃完把核留到除夕,丟進火爐中,祈求來年全家健康。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