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吃魚的歷史
多數人都知道吃日本料理時總會有生魚片等菜,日本美食中“生吃魚”因富具特色而有名,凡異國貴賓或親朋好友造訪,東道主常以之待客,以此為貴。我國的一些中高檔飯店、餐館近年也推出了“魚生”菜肴,頗受食客青睞。吃生魚是很刺激的,因為吃時往往配以刺鼻沖喉的綠色芥末,與鮮嫩味美的生魚片形成強烈的味覺反差,吃起來甚為爽快。
其實據史書記載中國的“魚生”菜肴歷史并不比日本晚。我國最早吃生魚的年代是在隋朝。隋代魚生的制作極為考究,有一種“金齏玉膾”魚生,用鱸魚切片加橙絲調料拌制而成。相傳此菜被蘇州的地方官.作為東南佳味進獻,隋煬帝食后大加贊揚。詩人杜甫很愛吃魚生,曾有“無聲細下飛碎雪”,“放箸未覺全盤空”的詩句來描寫唐代廚師加工魚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們爭食的熱烈場面。宋代魚生仍然風行,相傳其時揚州城內梅圣俞家有一女傭擅做魚生,這事被歐陽修知道了,每當他饞癮來時,總是提著鮮魚請那位女傭為他做魚生。宋代的另一位文人陸游也是個魚生發燒友,他不但喜吃,還喜做,他曾得意地寫道:“自摘金橙搗膾齏。”從詩中我們可以知道陸游也會做隋代的“金齏玉膾”魚生呢!
明代魚生一肴被伯劉伯溫寫進《多能鄙事》一文中,他介紹了魚生的制作方法:“魚不拘大小,以鮮活為上,去頭尾,肚皮,薄切攤白紙上晾片時,細切為絲,以蘿卜細剁姜絲拌魚入碟,雜以塵柔、芥辣、醋澆。”自清以來,食魚生的食俗仍在我國北方的一些地區保留著,小說《夜幕下的哈爾濱》中就有吃生魚片的描寫。而現在可見的廣東順德魚生,做法與此相仿。
據《后漢書·華陀傳》中記載,東漢廣陵太守陳登因嗜食生魚而得了腸道傳染病及寄生蟲一類的重病,他找了好多醫生治病都無效,后來找到神醫華陀,才保住了小命。病愈后,華陀叮囑他不能再吃生魚,豈料陳登病愈后,嘴巴又饞了起來,終因貪食生魚而一命嗚呼。因此,吃生魚還是要因人而異,因魚而異,注意食品衛生和安全。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