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必居醬菜的來歷
六必居最出名的是醬菜,它是北京醬園中歷史最久、聲譽最高的一家。六必居自產(chǎn)自銷的醬菜,因加工技藝精湛、色澤鮮亮、脆嫩清香、醬味濃郁、咸甜適度,清代被選作宮廷御品。為送貨方便,清朝宮廷還賜給六必居一頂紅纓帽和一件黃馬褂,這兩件衣帽一直保存到1966年。
關(guān)于六必居的來歷,說法不一。1965年的一天,鄧拓先生來到六必居,通過六必居大量房契與賬本,他考證出六必居不是創(chuàng)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而大約創(chuàng)建于清朝康熙十九年到五十九年間。雍正六年的賬本上記載這家醬園名字叫源升號,到乾隆六年,賬本上第一次出現(xiàn)“六必居”的名字。
盡管專家學(xué)者進行了嚴格考證,但民間對六必居的來歷自有傳說。其一說,六必居最初開業(yè)時有6人入股合開,是山西臨汾西社村人趙存仁、趙存義、趙存禮兄弟開辦的小店鋪,專賣柴米油鹽。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趙氏兄弟小店鋪,因為不賣茶,起名六必居。委托當時書法很不錯的大奸臣嚴嵩題匾。嚴嵩便寫了“六心居”這3個字。但轉(zhuǎn)念一想,六心豈能合作,于是在“心”上加了一撇,成了今日的“六必居”。
其二說,此店始起于釀酒,而釀酒中提出:“黍稻必齊,曲種必實,湛之必潔,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因此叫做“六必居”。
總之,六必居遵循古訓(xùn),講求厚德務(wù)實,靠著一瓶瓶微利銷售的醬腌菜成為全國醬腌菜行業(yè)中規(guī)模最大的企業(yè)。如今,它的銷售網(wǎng)絡(luò)遍布全國各地,產(chǎn)品遠銷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泰國、加拿大、美國及歐洲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qū),真正成了世界人民喜愛的食品。
來源:名希特產(chǎn)網(wǎng) 關(guān)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chǎn)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zhì),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guān)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guān)注:113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guān)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