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縣絲綢行銷西北、西南諸省,在省內外聲譽頗高,被譽為“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燦爛明珠。
▽徽縣絲綢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絲綢是我國傳統的手工產品,一向被視為高貴的衣著和裝飾品。據史料記載,遠在黃帝時代,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養蠶。漢武帝時疏通西域,我國絹帛隨之輸出到中亞細亞、伊朗和印度等地。
從此,中國絲綢就聞名世界了。清朝同治年間,陳啟元在廣東創辦絲廠,使我國絲綢工業更向前推進一步。徽縣地處隴南,山清水秀,素有甘肅“小江南”之稱。徽縣泥陽鎮的人民群眾,在很早的時候,就有種桑養蠶的習慣。
他們常紡織綿綢,縫制衣衫。在六十年代初,甘肅省在泥陽鎮建起了一座蠶種繁殖場,專為全省養蠶地區繁殖優良蠶種,并從湖南省引進葉大、肉厚、茂密的湖桑,在徽縣北部的鄉鎮發展了千畝桑園。
▽徽縣絲綢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生產的各種綢子、軟緞,質地細密,花紋精美,輕如紗,軟如水,光澤奪目,可與有名的江浙絲綢媲美。特別是真絲被面和軟緞提花被面,色彩豐富,有大紅、金黃、玫瑰紅、粉紅、杏黃、鵝黃、翠綠、墨綠、湖青等色,圖案新穎、精美,有怒放的菊花、錦雞戲牡丹、孔雀開屏、百鳥朝鳳、鴛鴦戲水等幾十個品種。
織出的奇花異草,珍禽飛鳥,更是栩栩如生,大有呼之欲出,嘆之欲飛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