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食月餅,是我國人民的傳統風俗!段醭瘶肥隆份d:“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義。是夕,人家有賞月之燕,或攜湖海,沿湖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由此可見古時中秋節之盛況。
▽夾沙月餅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相傳月餅的制作,興于唐朝,盛于宋朝。北宋詩人蘇東坡“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的贊美詩句,以餅喻月,把“月”與“餅”巧妙地結合起來。至明朝,“月餅”一詞已有確切的記載了。
夾沙月餅是金城蘭州的傳統糕點之一,俗稱“敬德訪白袍”,典出唐朝名將尉遲恭訪薛仁貴的掌故。形象地反映了夾沙月餅的風味特色。
▽夾沙月餅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夾沙月餅的主要原料是優粉、大油、豆沙、白糖、板油。選料精細,做工考究,具有層次分明,黑白相間,香甜酥潤等特點,久為甘肅人民所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