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潛江花燈
潛江花燈,是潛江民間沿襲鬧元宵觀燈習俗,經世代傳承而保留下來的花燈制作工藝。潛江花燈有以裝飾、點綴、烘托環境為主的裝飾性花燈;以表現人物和情節的主題性花燈;以趣味性、知識性為主的娛樂性花燈;還有直接為生活服務的實用性花燈。制作花燈的題材有歷史、人文以及自然界的各類物種。如花鳥蟲魚、飛禽走獸、歷史人物、民間傳說等題材盡數采納。
潛江花燈的工藝從構思設計、造型工藝、裝飾工藝是一套完整的工藝鏈條,手法多樣,精工細作,給人以巧奪天工的美感。
潛江花燈比較完整地繼承了傳統工藝,并且攜帶了楚地的民俗遺風,是中國傳統花燈的歷史縮影,具有與歷史文化、地域文化唇齒相依的親緣關系。其構思造型的結構美、精雕細鏤的工藝美、和諧統一的裝飾美、燈光運用的色彩美,凸現出文化、工藝和科學價值。對于研究我國的傳統習俗和傳統工藝具有彌足珍貴的研究價值。
20世紀70年代,潛江享有“花燈之鄉”的美譽,潛江花燈曾在中國首屆藝術節上亮相,并選送至歐洲及東南亞國家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