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皮是很多湖北人“過早”時的另一種主要食品,也是武漢民間的一種傳統小吃。以前的人們逢年過節時用綠豆、大米混合,磨漿攤皮,包上糯米和肉丁,油煎后作為節日佳肴,后來成為尋常早點。其中,三鮮豆皮是湖北人最愛吃的,很多地方的人們早餐以此為“主角”。
豆皮怎么做才好吃?其實豆皮的做法非常簡單,并不一定要看豆皮做法的視頻菜才能學會,跟著豆皮的做法圖解一樣可以學得會,相信自己,馬上動手根據自己的口味進行一些細微的調整做一道屬于自己的美味吧。
豆皮的做法
若到武漢而不去“老通城”,就難算得是品嘗過"漢味"美食。“老通城”之所以有名,一則為有獨特的名吃DD“三鮮豆皮”;二則因是“老字號”DD68年滄桑;三則改革之最DD全省餐飲業首家股份公司;四則布局巧妙DD文化色彩濃郁。"老通城"幾乎成為外地賓客對武漢市的別稱了。
歷史與名人曾是“老通城”的驕傲。1958年,毛澤東兩次親臨“老通城”,在品嘗了“三鮮豆皮”后說:“豆皮是湖北的風味,要保持下去”,“你們為湖北創造了名小吃,人民感謝你們。”接著光臨過“老通城”的名人是: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董必武、李先念及外國元首金日成、西哈努克……。
說起“三鮮豆皮”,它絕對不遜色于“漢堡包”和“披薩餅”。豆皮的“豆”必須是脫殼綠豆;豆皮的“皮”必須是精制米漿;豆皮的餡,必須是湘產糯米;豆皮的三鮮必須是鮮肉、鮮菇和鮮筍;豆皮的形,必須是方而薄;豆皮的色,必須是金而黃;豆皮的味,必須是香而醉。難怪它一舉奪得過中國飲食行業的最高榮譽“金鼎獎”。
豆皮小記:
原為民間小吃,老通城酒樓創建于1931年,其豆皮根據傳統做法,博采眾長,以豆、米、漿拌雞蛋做皮,以糯米為餡,色澤金黃透亮,外脆內嫩,以其獨特風味逼近聞名。因餡內包以豬腿肉、玉片等得名三鮮豆皮,后經改進形成多種口味的豆皮。
原料:
面粉半斤、篩子、熟豆漿、甜面醬(六必居)1袋、整榨菜頭1個、豬肉餡半斤、雞蛋3個、糯米1斤、屜布、鮮豌豆半斤、鮮冬筍1個、干香菇6個、香蔥、姜
做法:
1、泡好的糯米,放在屜上蒸20分鐘
2、油熱放肉末,蔥姜末炒香,放生抽、老抽、甜面醬、魔廚高湯,炒熟后盛出
3、鮮冬筍切丁焯水,豌豆煮一下,與肉末拌在一起面粉用豆漿調成糊狀,醒1小時
4、餅鐺或平底鍋內放油,放2勺面糊,攤成薄餅
5、雞蛋打勻倒在餅上
6、餅翻面,糯米趁熱平鋪在餅面上,在均勻地撒上調好的肉末,榨菜末,小香蔥
7、把餅攤成方形,切四半后翻面,稍煎一下即可
做豆皮,還有一個秘訣,就是把香菇丁,五香干丁,榨菜丁,肉丁,筍丁炒一下,加一點鹵汁稍煮一下,就是要弄一點湯水出來,糯米鋪上去后,用漏勺撈出各色丁丁灑上去,然后整張餅翻面,(當然要用樓主妹妹提示的翻面方法哈)然后撈一勺子湯汁沿著餅邊澆一圈,(當然是用不漏的勺哈)喜歡味道重一點的姐妹可以在最后裝盤的時候再澆一點湯汁,那個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