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人過年,喜做肉圓子,是以豬肉加蔥姜蒜捶打炸制而成,寓意團(tuán)團(tuán)圓圓,圓圓滿滿之意。圓子吃法多樣,襄陽人最常見的吃法即是做雜燴鍋,在過年前后最是常見,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是要備上一份的,是襄陽人的年味之一。
襄陽雜燴食材有講究
襄陽雜燴,其靈魂就是“雜燴”,將白菜、粉條、炸肉皮、肉丸子、五花肉、老豆腐等想吃的食材一起煮成美味,再加上姜、蔥、香菜以及其它作料熬成一大鍋,總有種讓人垂涎欲滴、食指大動的魔力。
肉圓子是制作雜燴鍋的重要原料之一。以前家里都會自己做肉圓,打出的肉圓即勁道又好吃,一般手法最為重要,捶打豬肉沒有四個小時以上就成不了好圓子,所以品嘗襄陽雜燴除了嘗他的湯的鮮味,就是肉圓子的口感了。現(xiàn)在家家戶戶的情況比之以前好上不少,不少人也懶得再做圓子,認(rèn)為費時又費力,就會去市場集市上去賣,多逛逛總會找到幾家老字號,他們的肉圓也是不錯的。再買上炸肉皮就是我們常說的皮肚,是將豬皮放在油鍋里炸至蓬松的一種美食;之后準(zhǔn)備好炸豆腐、五花肉、魚丸、粉條、白菜等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就可以回家做上一頓鮮美的襄陽雜燴了。
襄陽雜燴燉的有秩序
襄陽雜燴雖然是雜燴鍋,但他與東北亂燉可不一樣,做法上也是有講究的,所有食材需排隊加入,一層蓋一層,在保證湯味的同時,也要保證各種食材的滋味。
首先,將粉條、炸肉皮泡發(fā)洗凈待用,五花肉入鍋加鹽,煸至七分熟,有木耳的話可以加入木耳,和炸肉皮一起倒入鍋中加水燒開;之后依次加入肉圓、七分熟五花肉、魚丸炸豆腐一層一層覆蓋,蓋鍋煮3—5分鐘;開鍋后嘗味加入雞精,以自己的口味可以再加入鹽或其他佐料;最后加入泡好的粉條和白菜,煮2—3分鐘就可以起鍋了。
剛出鍋的襄陽雜燴,不僅色香味俱全,湯更是鮮得不得了,尤其是鍋中酥脆的炸肉皮,嚼勁十足,煮過的肉丸還不少勁道,帶著松軟,毫不夸張的說,能與舌尖碰撞出雜燴鍋的靈魂呢。
現(xiàn)在要過年了,襄陽人總喜歡約上三五好友聚會,這雜燴鍋也就成了最好的招待禮,一般點上一鍋酒精,端上熱氣騰騰的襄陽雜燴,時刻保溫著,還能不斷加菜煮,聊著天兒,吃著雜燴,特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