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掛,炮竹響,每年春節一到,家家戶戶都會準備應景的食物,畢竟吃著是年味,享受的是年俗。這荊門有蟠龍菜,黃陂有黃陂三鮮,年年都要占據菜桌上諸多菜式的C位,而在宜昌,最具年味的當屬外酥內嫩的夷陵春卷。
炸制:不炸不脆非夷陵春卷
夷陵春卷是宜昌美食中少數的以地名做前綴的美食,還是清朝128道"滿漢全席"中的重要點心之一,深受民間及宮廷喜愛。翻閱典籍會發現,最早的夷陵春卷其實是用薄面餅卷著炒制的青菜食用的,只是后來受到其他地區的影響便逐漸發展為油炸食之。
我剛聽說夷陵春卷時,會自動歸類為北京春卷一種的,不炸不炒直接包著餡料食用,晶瑩剔透的甚是好看。但吃過夷陵春卷后,才知道夷陵春卷無論是制作還是餡料都是有所不同的,他的餡料是以韭菜、粉絲等為主,不能直接包著生菜,必須稍加炒制,加以佐料,入味即可,最后用薄皮包裹成卷,放入油鍋炸至金黃即可食用。烹飪成功的夷陵春卷,不老不柴,還帶著稍微的焦感,一口咬下去脆嫩可口,其味道清淡,十分符合宜昌人的口味。
夷陵春卷的做法介紹
制作夷陵春卷,只需準備兩步,制作一步即可。準備分“制皮”和“制餡”,制皮是用雞蛋和面粉為原料,和好揉好,搟成薄皮備用;餡料一般選用韭菜、臘肉、豆腐干、香菌(或冬菇)等,炒制時加入鹽、生抽、姜、蔥等調味,不用炒的太熟,七分熟即可;包餡時,用薄皮包裹餡料,做成棱子形,再下油鍋炸制金黃色既能食用。剛出鍋的夷陵春卷,色是黃金,香味十足,特別是端上菜桌后,其顏色十分搶眼,在眾多菜式中先不論味道就已經很特別了,吃起來也是外酥內嫩、香軟可口。
夷陵春卷并不難做,老一輩的宜昌人都會自己動手制作這道美食,特別是新年一到,用來招待親朋好友的菜式中總能找到夷陵春卷。因為每個人的口味不同,所以在餡料上大家也會多做改良,哪一家的餡好吃,哪一家的炸得好,都是家家戶戶的談資呢。只是現在,人們做的少了,夷陵春卷也入駐了各大超市商店,人一旦饞了就能買回來炸的吃,雖說不用再逢著新年吃春卷了,但不可否認這夷陵春卷成了宜昌人過年的標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