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夏季有一解暑良品,名為宜昌涼蝦,據(jù)說是因其外形“頭大尾細形似蝦”,所以取名為“涼蝦”。我們初聞此名號時,還很詫異,畢竟“涼蝦”的材料為大米所制,與我們常見的蝦并無關(guān)系,稍品嘗后,同行的伙伴便打趣道:“這涼蝦涼蝦,當為涼夏呵。”
宜昌涼蝦成于孝道
宜昌涼蝦是宜昌本土的特色小吃,據(jù)說是因為一戶人家的孝道而產(chǎn)生的美味,相傳是來源宜昌本地的一戶彭氏母子。冬天,一位生病的母親想吃一口河邊的小蝦,可兒子看到河面已經(jīng)結(jié)冰,便想著用身體融化冰面但是不久就昏了過去,可能是上天被他的孝道打動,便以夢為契機,化作一白胡子老者教會他用大米制作蝦,也就是這道涼蝦。神奇的是,本該病入膏肓的彭母吃了兒子做的涼蝦后,居然奇跡般蘇醒過來。后來,涼蝦的制作方法在民間流傳開來,人們稱之"彭桂花涼蝦"或"孝子涼蝦"。
宜昌涼蝦是由大米制成,這一粒粒大米的手藝,存在每個宜昌人心中,特別是一到夏季,吃上一口爽口的涼蝦,那大米的清香軟糯遇上甜蜜的紅糖,加以冰鎮(zhèn),只怕是再好的避暑山莊處都不足以與之媲美呢。作為炎炎夏日的飲品,宜昌涼蝦不僅能生津解渴,還入口香甜軟嫩、滑糯清爽,對比現(xiàn)在我們常喝的奶茶來說,宜昌涼蝦是絲毫不會感到膩的,關(guān)鍵是還十分爽口,吃著吃著就會上癮,當然是屬于喜好的那種癮。
老一輩人的手藝
宜昌涼蝦制作十分簡單,據(jù)說以前家家戶戶都會做涼蝦,多為老一輩人的手藝。制作涼蝦,有兩點特別重要,一是要加入石灰,選用宜昌本地特有的石灰?guī)r石灰制作成的涼蝦,才能算得上正宗的涼蝦;第二點就是火候十分重要,“蝦”要有勁道才能將香味保留得住,而這勁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火候問題,煮過了頭,涼蝦則沒了勁道,過于軟面。注意好這兩點后,我們就可以制作涼蝦了。
準備好大米,磨成漿狀備用。鍋里加入清水燒開,取米漿用漏勺落至煮鍋中,形成兩頭尖、中間圓的蝦狀米漿球,邊淋邊用勺攪動,防止糊鍋,微火煮熟后置于清水中涼透即可,最后食用時加入紅糖水、冰塊,就能在夏日享用這碗Q彈可口、甜度宜人的涼蝦了。
我初食涼蝦,只會覺得涼蝦軟糯、糖水香甜,可久久不食,肚里的饞蟲會不由自主的想著涼蝦的美味,還十分的挑剔,一旦在外地這一般的涼蝦可是喝不出滋味的,還是宜昌解放路那邊的彭桂花好喝啊,人到宜昌,必須得嘗嘗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