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間尿酸濃度會升高
在夜間休息時,人會通過呼吸、排汗、排尿等途徑,丟失身體的水分,這時血液流速比較慢,血液較粘稠,容易處于相對脫水狀態,很容易使尿酸濃度身高,增加結晶沉淀,誘發痛風。
2、夜間溫度較低
一般來說,深夜的溫度比較低,尤其是進入后半夜。
進入睡眠狀態的身體,新陳代謝慢,體溫也會相對較低,而尿酸鹽隨溫度下降,更容易產生沉淀,從而誘發痛風。
3、體內激素水平變化
人體內的生理激素中,“腎上腺皮質激素”具有抑制炎癥的作用,能有效改善痛風發作時的癥狀。
但皮質激素的分泌有明顯的晝夜節律性,一般在早上8點左右分泌,到中午達到高峰,午夜是激素分泌的低谷,這樣就容易誘發痛風。
痛風不要吃的四種食物
提醒你,防痛風發作,這4樣食物,最好少吃!
1,含糖飲料
像可樂、雪碧、橙汁等各種瓶裝類飲料、及運動飲料,其含糖量都很高。
攝入糖分過多,會使體內尿酸形成增加,從而增加痛風的發作率。
此外,果糖雖不含嘌呤,但可直接促進人體尿酸合成增多,所以也要控制好果糖的攝入,如水果、蜂蜜等,要少吃。
2,牛羊肉
牛羊肉都屬于高嘌呤食物,還不容易消化。
對痛風患者來說,吃火鍋時,最好不要吃牛羊肉,尤其是急性發作期間。
提醒,涮火鍋時,可吃些青菜,但不要食用高湯,否則,也會使嘌呤攝入增加。
3,動物內臟
像動物的肝臟、腎臟等都屬于高嘌呤食物,食用過多,會使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誘發痛風。
4,酒
不管是什么酒,比如啤酒、白酒、各類洋酒,只要含有酒精,就會刺激體內嘌呤增加,導致尿酸生成量過多,誘發痛風。
此外,啤酒含有嘌呤,喝啤酒會使體內尿酸水平升高。
控制尿酸,防痛風,記住“三字訣”:
一:多喝水
多喝水,可促進體內尿酸排出,減少結晶的生成,對預防痛風發作很有幫助!
若處于痛風急性發作期,更要多喝水,至少保證每天飲水2000毫升,記住,是喝白開水,并非喝茶,如果覺得水沒味兒,可以放些花草茶,還有降低尿酸的作用。
二:管住嘴
痛風是一種代謝性疾病,若要控制好尿酸水平,一定要管住嘴。
在未發病期間,可少吃一些嘌呤較高的食物,但再發作期,最好是保持清淡飲食,多吃些蔬菜、水果等堿性食物,如山藥、玉米、香蕉、冬瓜等,利于尿酸排出。
三:邁開腿
堅持運動,可提高代謝,促進尿酸排泄,同時還利于控制體重,減少尿酸結晶的形成。
切記,不要劇烈的運動!
主要是無氧運動會產生乳酸,它會抑制腎小管排泄尿酸,而使尿酸升高。
同時,運動量過大,出汗過多,血容量下降,腎排尿量下降,也會引起痛風。
最好以有氧運動為主,利于控制體重,預防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