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作為不可缺少的主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人面對超市里的有機米、“米中貴族”等數十種大米時,選擇困難癥就犯了!如何選到好米?那些昂貴的概念米真像宣傳的那樣營養?
買米老經驗都是錯的
對于新米的執著,很多人都有。可遼寧營養學會副會長王興國說,常用的判斷新米方法幾乎都不管用:1.米袋上的生產日期和新鮮度沒必然聯系。因為生產日期是加工出廠日期,而不是收割日期;2.產品外包裝明示“新米”等字樣,其新鮮度或許不比別的高;3.并不是價格越高的大米越新鮮。
一般,包裝大米營養價值差不多,挑選時關鍵看口感。此外,包裝大米還打出很多概念,如珍珠米、水晶米、免淘米等,多少有夸大成分。拿珍珠米和水晶米來說,大米并非越亮越好,這些大米營養價值與普通大米并無差別;且加工越精細,營養損失越多。
買散裝米要做到六看
看硬度
大米硬度越強,說明蛋白質含量越高。一般新米比陳米硬,水分低的米比水分高的硬。
看腹白
大米腹部常有一個不透明白斑,含水分過高,收后未經后熟和不夠成熟的稻谷腹白較大。
看爆腰
如果米粒上出現一條或更多條橫裂紋,就說明是爆腰米,它的營養價值較低。
看黃粒
米粒變黃是大米中某些營養成分或微生物繁殖引起的。黃粒米影響香味和口味。
看新陳
大米陳化現象較重時,色澤變暗,黏性降低,失去大米原有的香味。表面呈灰粉狀或有白道溝紋的米是陳米,其量越多說明大米越陳。
看顏色
有些商家會把陳米抹上油拋光,消費者可用紙巾多擦幾次,若紙上干干凈凈基本就是好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