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發是許多人都會有的煩惱,哪些原因會讓頭頂的發絲越來越少呢?要讓頭發健康生長,又有哪些必不可少的營養素?
常見掉發的原因有6種 雄性禿最常見
一個人的健康狀況會反映在頭發上。造成掉發的原因,跟遺傳、荷爾蒙、營養、壓力和疾病等因素有關。
1、雄性禿
雄性禿是最常見的掉發的原因,跟遺傳有關。雄性荷爾蒙會被體內的5α還原酶代謝為二氫睪固酮,進而攻擊毛囊,導致掉發。雄性禿的基因會造成毛囊較脆弱,體內一旦產生二氫睪固酮,毛囊就會因此萎縮退化而開始掉發。
無論男性、女性,體內都會產生二氫睪固酮,但又以男性容易有雄性禿。女性有兩個X染色體,男性是一個X、一個Y染色體,雄性禿的基因在X染色體,女生必需兩個X上都有隱性基因才會有雄性禿;男性唯一的X染色體,只要有隱性基因,就會禿頭。
雄性禿的盛行率,又跟種族、年紀有關,亞洲人比白種人低。以亞洲人為例,45歲以后約20%的人有雄性禿,過了65歲,比例會高于40%。白種人則是在40歲過后,大約一半以上的人有雄性禿。
2、缺鐵性貧血
臨床上很常見到年輕女性因缺鐵性貧血而掉發,這些缺鐵性貧血的患者,服用鐵劑、鐵質含量高的食物后,不僅頭發長回來了,指甲也長得比較好。
3、不良飲食習慣
因吃太多油炸物、辛辣食物或烤物等不良飲食習慣而造成掉發,也是很常見的。
因為皮膚的皮脂腺就在毛囊里,皮脂腺分泌的油脂會從毛囊出來。當人們吃了很多不好的油、炸雞、薯條等刺激性食物,就會造成身體發炎,使皮脂腺分泌不正常,造成頭皮出油過多而掉發。
頭皮上還有一種與人體共存的霉菌——皮屑芽孢菌,它以皮脂為營養維生。當皮脂分泌過多,皮屑芽孢菌會迅速增生而造成毛囊發炎,同樣會使頭發脫落。
常見掉發的原因有哪些?長頭發必補7種營養素
4、缺乏必要營養素
除了鐵質之外,當蛋白質攝取不足,或是缺乏維生素C、維生素B群、礦物質鋅等營養素,也會造成掉發。
因為頭發的主要成分包含膠原蛋白,它可讓頭發健康粗壯、有彈性,也使頭發更有支撐力,能“站”在頭皮上。缺乏膠原蛋白的頭發像枯掉的草,比較細、沒有支撐力,會塌在頭皮上,讓發量看起來變少。
蛋白質和維生素C攝取太少,都會讓膠原蛋白不足。因為蛋白質食物是膠原蛋白的來源,維生素C是合成膠原蛋白的輔酶。
另外,維生素B群中的維生素B6、維生素B12和葉酸,可以讓造血功能正常。頭發健康跟血液息息相關,因為血液會為頭發帶來營養、氧氣。
礦物質鋅跟細胞的生長有關,從毛囊細胞到紅血球的生長,都需要鋅。
5、荷爾蒙變動
女性在生產后、更年期等荷爾蒙變動劇烈的時期,容易出現大量掉發。當體內荷爾蒙恢復正常后,掉發情況就會改善。
6、壓力、自體免疫疾病
有些人掉發是和自身免疫系統錯亂、淋巴球攻擊毛囊有關。這種免疫因素造成掉發的疾病,有風濕免疫科常見的紅斑性狼瘡和其它自體免疫疾病,還有壓力性掉發,如圓形禿。
壓力會使自體免疫系統去攻擊自身的毛囊,造成毛囊死亡而掉發。壓力、遺傳、作息不正常都容易引發圓形禿。
常見掉發的原因有哪些?長頭發必補7種營養素
3招改善掉發!長頭發必補7種營養素
有些掉發的原因是可以借助藥物治療改善的。例如,雄性禿患者可服用能減少身體產生二氫睪固酮的藥物來治療。因荷爾蒙變動而掉發的患者,目前并無法針對荷爾蒙的問題去醫治,只能用類似治療雄性禿的作法,例如擦藥、補充營養素、改善作息等方式。
若要使用防掉發洗發精、生發水,也是可以。這些產品主要是從輔助角度,讓毛囊清潔較干凈,減少毛囊受到油脂、皮屑芽孢菌的傷害,改善頭發的生長環境。
除此之外,還有3個方法可改善掉發:提升睡眠品質、戒煙戒酒、調理飲食。
睡眠很重要,一個人睡得好不好,頭發的質量、發量真的差很多。其中一個原因是優質的睡眠可以調節身體的壓力,避免引發免疫細胞去攻擊毛囊。
抽煙喝酒會造成血管問題,如血管硬化。因毛囊依賴血液輸送養分,當毛囊的微細血流出問題,首先反應的就是毛囊的健康。
在飲食調理部分,要戒掉油炸類等刺激性食物,避免毛囊分泌更多油脂、損害血管健康。
同時,還可補充7種營養素:
1、鐵質:動物性來源有鴨血、豬血、肉類、魚貝類。
植物性來源有紅莧菜、芹菜、黑甜菜、紫菜、紅鳳菜、豆類(如黃豆、豌豆、紅豆、綠豆)黑棗、紅棗、葡萄干、堅果種子類(如芝麻、腰果)。
動物性來源鐵質在人體的吸收率和利用率,皆優于植物性來源的鐵質。
常見掉發的原因有哪些?長頭發必補7種營養素
2、蛋白質:肉類、奶類、蛋類、海鮮類、豆類、全谷類。
膠原蛋白主要的氨基酸為甘胺酸、脯胺酸、羫脯胺酸,可以從這些常見的食物攝取。
3、維生素C:芭樂、奇異果、柑橘類水果、木瓜、草莓、蕃茄等。
4、鋅:牡蠣、螃蟹、貽貝、龍蝦、蛤蜊、牛肉、豬肉、羊肉、蛋黃、牛奶、優格、堅果(南瓜子、腰果、杏仁)。
5、維生素B6:鷹嘴豆、鮪魚、鮭魚、馬鈴薯、香蕉、雞胸肉、豬肝。
6、葉酸(維生素B9):豬肝、菠菜、白米飯,蘆筍、牛油果(酪梨)、西蘭花(青花菜、綠花椰菜)。
7、維生素B12:牛肝、蛤蜊、鮪魚、鮭魚、牛肉、牛奶。
如果希望同時攝取到優質蛋白質、鐵質、鋅、維生素B6、維生素B12和葉酸等營養素,就是食用肉類食物。而且,白肉優于紅肉,雖然白肉的鐵質較紅肉少,但白肉不易造成身體發炎。
這些營養素也可以從保健品直接補充,還是建議以改善飲食為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