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盆景,是一種獨特的園林藝術珍品。它攝取了大自然精萃的一部分,“縮龍成寸”,以彈丸之地,栽百年之樹;咫尺之園,展千里之景。它既小巧玲瓏,又天然雅趣,更富有濃郁的詩情畫意和強烈的感情色彩。被人們譽為“無聲的詩歌,立體的畫圖,生命的雕塑”。
蘇州市特產-蘇州盆景
▽蘇州盆景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我國早在兩漢已有盆栽出現,到唐代已形成盆景,且見諸于文字記載,宋代又有發展,后又大盛于明、清。蘇州,因其風物清嘉,景色奇艷,人文薈萃,又有良好的自然條件,盆景制作可謂得天獨厚。
蘇州是我國最早的盆景發源地之一。由于蘇州盆景不僅是文人雅士們置高軒書室、庭隅廊間,以供欣賞的佳品,而且民間花匠們制作后拿出來“互相貴重以求售”,因此,它作為蘇州著名的傳統藝術,千百年來維持興盛不衰。
歷史上曾出現過不少盆景藝術家和留下了大量有關蘇州盆景的專著、詩文。蘇州盆景可分為樹樁盆景和水石盆景兩大類。樹樁盆景以觀賞盆栽植物的根、干、葉、花和果的色澤、形態風韻為主。
盆栽大都是枯干虬枝的木本植物,且多選形態美、枝葉小生命力強、宜于加工造型的樹種。造型款式繁多,除有懸崖、直干、臥干、蟠曲、枯梢、枯峰、露根、附,…石、劈干等形式外,還有一樹多干、合栽成林等式。
更因樹葉布局的變異,樹樁盆景真是“奇葩紛呈”。水石盆景是用易于加工造型的山石,創造性地模擬自然山水之貌在盆內巧搭成景的立體山水畫。“試觀煙雨三峰外,都在靈仙一掌間”它是以小見大,以假作真的藝術品。
款式有近景、中景遠景、全景等諸式。加工時,往往一塊石比作一座山,一株樹如同一片林,一綴苔猶似一面坡,以及“丈山尺樹,寸馬豆人”的比例配合,觀之使人便生渭川之想。
盆景藝術在我國流傳廣泛,而且各地風格流派有異。蘇州盆景以它獨特的風貌(古雅、精巧、意深),自立于盆景藝術之林。古雅,突出地表現在以松、竹、梅、榆、櫸、楓等制作的樹樁盆上。
別看它們在狹小的盆中,高不盈尺,生長受到控制,卻大都是樹木的老“壽星”呢。如蘇州留園的一盆雀梅,是兩百年前的遺物,拙政園里的一株石榴,竟是三百余年樹齡的稀世之寶。
它們既那么蒼古拙樸,老而彌健,又如此生機勃勃,蔥綠可愛。更配以宜興特產的紫砂盆和“蘇作細巧盆架,相得益彰,愈發顯得趣味盎然。精巧,蘇州盆景制作細膩精致,靈巧入微,宛如江南絲竹那樣委婉動人。
它賦予人們一種典雅、綺麗、明快流暢的感受。它雖精細臻麗,但不繁瑣外露,“大膽落筆,小心收拾”的中國畫理,常運用于盆景制作中,使之既有嚴謹的藝術構圖,又有出人意表的藝術氣度。
無論是片葉細枝的攀扎修剪,還是彈石塊泥的經營安置,在處理明暗、疏密、虛實、曲直、開合等關系上,都必經深思熟慮后方才實施。有的微型盆景小至掌上可置。然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依然面目清晰,玲瓏可愛。
意深,蘇州盆景不僅再現了自然景物的外觀,還寄托著作者的豐富思想感情。因此,意境深邃,具有美的神韻。觀賞之后,使人感到余韻悠揚,浮想聯翩,其感受大大超越了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