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義縣的美食地兒,離不開宜州古城。義縣小城原來是土筑,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建為了磚城,四周城墻長九里八步,圍成一個四四方方巨大的“豆腐塊”,把107條胡同圍在中間,這些胡同又把古城切成一個又一個方塊。多少年來,義縣城里人就生活繁衍在這個古城里,F(xiàn)在,古城里有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錄的奉國寺,北城門安泰門還完好保留,并且在2014年列入了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城西南角的廣勝寺塔是與奉國寺同期的遼塔代表之一,2013年晉升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古城還遺存東北街、東南街及西南街部分街巷胡同六十多條,百年老火車站站房、李賀年故居、大康故居、三皇廟、太平庵、禮拜寺、教堂等散落在老街區(qū)里,以商家老字號、行政機構、姓氏、街市、形狀、職業(yè)、標志物等命名的胡同,展現(xiàn)著底蘊豐厚的胡同文化。于鳳雷主任向大家介紹了宜州古城胡同里的民族特色餐飲后,還介紹了面茶等小吃、“懋樓”等地、以及作為東北比較大的樹莓種植基地——義縣的特產(chǎn)樹莓汁。
義縣古城美食古來就有“云白杏,花蓋梨,水豆腐,全羊席”四樣,其中銀白杏和花蓋梨曾經(jīng)是朝廷貢品,水豆腐是地方美食小吃,全羊席是清真大餐。說到義縣的水豆腐,于鳳雷主任介紹說“義縣地理位置在北緯37度,一年一季,土壤沒被過度開發(fā),晝夜溫差大,造就了這里大豆的優(yōu)良品質。兩千多年的豆腐歷史文化資源,在義縣形成了系列小吃——水豆腐、白豆腐、干豆腐、凍豆腐、豆腐皮、豆腐渣、腐竹、腐乳、臭豆腐等等,在古城義縣可以給大家展現(xiàn)全國最豐富的豆制品形式。尤其是水豆腐,大凌河,醫(yī)巫閭山,好山好水,加上鹵水點豆腐的古老工藝,讓義縣的水豆腐具備了與其他地區(qū)的豆花、豆腐腦決然不同的口味。”
節(jié)目最后,于鳳雷主任向大家介紹了7月9日—18日在義縣大凌河國家濕地公園蓮花廣場舉辦的第一屆“宜州之夜”啤酒音樂節(jié),以及閉幕日當天在東北現(xiàn)存的古老石窟——萬佛堂石窟景區(qū)舉辦的荷花節(jié)暨夜游燈會情況。“十天放歌,六大活動,四家遼西民謠及搖滾樂隊音樂巡演,‘大連啤酒節(jié)’演出團隊不間斷演繹,國內40余家地方美食小吃品牌集體入駐蓮花廣場,現(xiàn)場制作網(wǎng)紅小吃,蓮花廣場的音樂噴泉每晚都有創(chuàng)意表演,火泉、氣爆泉,激光水秀,彩虹飛渡,非常壯觀。”于鳳雷主任誠邀各地游客一起暢游“遼西故道神奇義縣”。
這個夏天,快來錦州這座“美食飄香之城”,這座“歷史文化之城”,到錦州義縣品嘗特色美食,感受風味人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