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江山奇秀,凝園林千姿玲瓏的盆景,其誘人的藝術魅力歷千年不衰,用來裝飾山水盆景的奇石異木,一直為人們所爭相尋求。產于涇源縣老龍潭的水銹石,就是一種令人愛不釋手的盆景佳石。
▽老龍潭水銹石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老龍潭位于涇源縣,地處六盤山東側,因涇河發源其域而得名。順河流而下,兩岸谷深壁險,峰奇石秀,林木蔥蘢,山泉匯流。至老龍潭處,只見三潭依次疊現谷底,潭水寒光清冷。
“龍眼掉淚”,“小龍戲水”,“龍門瀑布”,“龍潭飛泉”以及唐太宗諫臣魏征“腰斬老龍”的神話遺址—“龍血淺石”,使龍潭風光更蒙上了一層神秘幽雅的色彩。
▽老龍潭水銹石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老龍潭水銹石產自三潭之下,涇河橫切其側的一個山岡上。由于常年遭河水浸漬,巖石溶蝕嚴重,出水時狀似鐵銹故名“水銹石”。老龍潭水銹石形態怪異,是其第一特點。
水銹石形狀多似峰巒,但表面凹凸不平,如溝壑縱橫,石的脊線參差錯落,似群峰逶迤。細細凝視,拙中見巧,丑中透秀,越看越覺趣味無窮。老龍潭水銹石洞眼密布,銹紋疊掩,是其第二特點。
洞眼形跡迥異,大小不一,密密麻麻如馬蜂窩般。銹紋千姿百態,蜿蜒曲折,因銹蝕而越發顯明。紋形有的象梅花、雪花,有的象樹葉、松枝,有的象刀片重疊,有的象旋渦飛花。
真乃天公妙手,造就了這般奇特繁景。老龍潭水銹石質地粗糙,猶似海綿,具有驚人的吸蓄水性能,是其第三個特點。用其制作盆景,盆底放水少許,在毛細管作用下,整塊銹石很快就能漬潤濕透,且久存不干,適宜青苔滋生。
當青苔覆滿銹石時,只見綠茵絨絨,生機盎然,頗似一座披翠掛綠的秀峰,令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老龍潭水銹石剛柔相宜,易于雕琢,是其第四個特點,可以隨人心愿,因石施藝,在銹石上加工雕添各種不同的藝術造型,如古塔亭閣,小橋船塢,飛禽走獸,花木長藤…融天然景色與人工雕飾成一體,倍添風韻。
對于老龍潭水銹石的成因,民間盛行許多傳說,但幾乎都與神秘的龍相聯系,認為是“龍的遺骨”,“龍的脫胎”,“龍噴出的霧凝結而成”。這些傳說,都只不過是人們美好的想象。
經調查,水銹石是地質作用的產物,其形成應歸功于老龍潭地區的特殊境。涇河發源于石灰巖和其他沉積巖分布地區,石灰巖的化學成分由碳酸鈣組成,因而流經石灰巖地區的水往往富含二氧化碳。
富含二氧化碳的水,對許多巖石,特別是對石灰巖來說,具有溶蝕作用,天長日久,總會在自然界中留下“雕象”。桂林山水、七星巖溶洞等都是這種作用的產物。老龍潭水銹石原本是一種石灰巖,生成近一億年了。
在富含二氧化碳水的長期侵蝕下,即被溶成目前這種嶙峋奇石,造就了西北干旱地區罕見的水銹石。涇源縣山清水秀,被譽為黃土高原上的“小江南”。老龍潭幽秘傳奇般的風光,更為涇源縣增添了異彩。
當你飽覽了龍潭勝景之后,再采幾塊姿態別致的水銹石,去點綴你的盆景,去美化你的庭園,實是一次愉快的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