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菜史話
魯菜,歷史悠久,影響廣泛,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中國四大菜系之一,以其味咸、鮮、脆嫩、風味獨特、制作精細享譽海內外。古書云:“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咸。皆安其處,美其食。”(《黃帝內經.素問.異法方宜論》)齊魯大地就是依山傍海,物產豐富,經濟發達的美好地域,為烹飪文化的發展、山東菜系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齊桓公的寵臣易牙,就曾是以“善和五味”而著稱的名廚。南北朝時高陽太守賈思勰在其著作《齊民要術》中對黃河中下游地區的烹飪術做了較系統的總結,記下了眾多名菜做法,反映當時魯菜發展的高超技藝;唐代段文昌,山東臨淄人,穆宗時任宰相,精于飲食,并自編食經五十卷,成為歷史掌。故到了宋代,宋都汴梁所稱“北食”,即魯菜的別稱,已具規模,明清兩代已經自稱菜系。從齊魯而京畿;從關內到關外,影響所及已達黃河流域、東北地帶,有著廣闊的飲食群眾基礎。山東古為齊魯之邦,海鮮水族、糧油牲畜、蔬菜果品、昆蟲野味一應俱全,為烹飪提供了豐富的物質條件。隨著歷史的演變和經濟、文化、交通事業的發展魯菜又逐漸形成了濟南、膠東兩地菜系,分別代表內陸與沿海的地方風味。
泉城濟南,自金、元以后便設為省治,濟南的烹飪名廚們,利用豐富的資源,全面繼承傳統技藝,廣泛吸收外地經驗,把東路福山、南路濟寧、曲阜的烹調技藝融為一體,將當地的烹調技術推向精湛完美的境界。濟南菜取料廣泛,高至山珍海味,低至瓜果蔬菜,就是極為平常的蒲菜、蕓豆、豆腐和畜禽內臟等皆可制成美味佳肴。濟南飲食業歷來十分興盛,原有的聚豐德、匯泉樓等曾久負盛名的老店,均已經營山東傳統風味菜聞名。煙臺、青島位于美麗的膠東半島,以烹制海鮮見長。魯西、魯北的禽蛋菜;泰安以豆制品為主要原料的素菜,以及魯中地區具有齊國遺風的肉、魚菜肴各具特色。山東菜正是集山東各地烹調技藝之長,兼收各地風味之特點加以發展升華,經過長期的歷史演化而成的。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