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吃什么傳統食物
民間有小暑食伏面的傳統習俗。而江蘇徐州人入伏則吃羊肉,稱為“吃伏羊”,徐州民謠云:“六月六接姑娘,新麥餅羊肉湯”。
【小暑食伏面的食俗】
民間伏日吃面的習俗由來已久,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何晏以伏日食湯餅,以巾拭汗,面色皎然,乃知非傅粉。(摘自《魏氏春秋》)
此處的湯餅就是熱湯面,這則記載是說何晏吃湯面后大汗,用手巾拭面后,面色潔白,從而表明其肌膚潔白不是涂粉掩飾,而是自然白。為什么伏日吃湯面呢?吃面一方面可增益身體,另一方面淌汗亦是排毒之法。
當然,伏天還可吃過水面、炒面等。炒面就是把新麥炒熟磨成面粉,用水和紅糖調食,民間認為吃了炒面可以去暑氣,不拉肚子。此品甘溫,可溫中健脾,夏季食用確有預防腹瀉之效。
【小暑吃伏羊的食俗】
羊肉是我國人民食用的主要肉類之一,肉質細嫩,脂肪、膽固醇含量比豬肉和牛肉都要少。其味甘,性溫,入脾、胃、腎、心經,具有溫補脾胃肝腎、補血溫經的功效,是助元陽、補精血、療體虛、益勞損、暖中胃的佳品,可用于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身體瘦弱、畏寒等癥和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冷痛、陽痿等癥,也可用于產后血虛經寒所致的腹冷痛。
徐州吃伏羊的習俗歷史悠久,據說可上溯到堯舜時期。徐州地區在伏天吃羊肉的用意在于排汗排毒、祛除冬春集聚在體內的濕寒之邪。另外,夏季暑陽在外,人體伏陰于內,且人們夏季飲食多貪寒涼,適當食用羊肉用以溫中暖胃,對人體有益。但是伏天吃羊肉應適可而止,不宜多食。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