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類食物的營養價值
常見薯類有馬鈴薯(又稱土豆、洋芋)、紅薯(又稱甘薯、地瓜)、紫薯、芋頭、山藥等,蓮藕、荸薺的營養特點與薯類相同。它們共同的營養特點是既富含淀粉(這與谷類相似),又富含維生素C、β-胡蘿卜素、鉀和膳食纖維等(這與蔬菜相似),所以是“雙棲明星”,縱橫主食和蔬菜兩界,既類似粗糧,又不輸于普通蔬菜。
馬鈴薯又稱土豆或洋山芋,是我國居民最經常食用的薯類之一。馬鈴薯維生素C含量為27毫克/100克,與香蕉接近;鉀含量為342毫克/100克,略多于香蕉。一個中等大小馬鈴薯(200克)能提供54毫克維生素C,相當于成年人一日推薦量的一半。在馬鈴薯中,維生素C處于淀粉的保護之下,故在加熱烹調時破壞較少。
紅薯,又稱地瓜、山芋、甘薯、番薯、甜薯、紅芋、紅蕷、紅苕等。各地習慣稱呼不同,品種、大小、外形、顏色都有所不同,但基本成分非常接近,其B-胡蘿卜素含量為750微克/100克(顏色越黃,則胡蘿卜素越多).超過其他薯類,在蔬菜中屬于佼佼者。維生素C含量為26毫克/100克,與馬鈴薯接近。
紫薯又叫黑薯,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其淀粉、維生素、鉀或膳食纖維等主要營養素含量與其他薯類相仿,但花青素含量令其他薯類望塵莫及。花青素是一種色素,正是紫薯之“紫”.也存在于藍莓、紫葡萄、紫甘藍、紫茄子等紫色蔬菜水果中。它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具有一定保健價值。
芋頭也是一種不錯的早餐食品,其鉀含量為378毫克/100克,超過其他薯類,在蔬菜中也名列前茅。但芋頭維生素C和B-胡蘿卜素較少,低于紅薯或馬鈴薯。芋頭種類很多,大小不等。選擇體型勻稱、較結實、沒有斑點、肉質細白、切口汁液呈現粉質的就是上品。
此外,薯類食物特別適合作為早餐吃,營養翻倍,再配以雞蛋、牛奶或豆漿等高蛋白食物,是非常棒的早餐組合。不過,薯類只適于蒸、煮、烤、炒或摻人面食或煮粥的烹調方式,而不適用于炸薯條、炸薯片、粉絲、藕粉之類的零食。《膳食指南》特別提醒,薯類盡量少用油炸。這些薯類的加工制品要么營養流失破壞,所剩無多,要么含有大量脂肪,以及較多致癌物質——丙烯酰胺。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