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是我國的傳統食物,一般在節假日的時候,都會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餃子。冬至餃子的做法有哪些呢?下文圖解介紹。
冬至吃餃子有什么寓意
1、冬至吃餃子習俗:酸菜餡—即算財之意故為算財餃
算:即核計,清算。如果錢多到要算一個晚上,那是多少呢?謂之算財;或為對選擇的祝福,選擇大于努力,愿親戚朋友都能有個好的選擇,選擇好。
2、冬至吃餃子習俗:蔬菜餡—即財到之意故為財到餃
財到:即財到了、財神到、既有接財納富之意。蔬菜餡,即為素餡、菜餡,謂之財到。
3、冬至吃餃子習俗:牛肉餡—即牛財之意故為牛財餃
牛:即牛氣之意,炒股朋友們的最愛,天天逢牛市,牛謂之牛財;更祝愿朋友身體健康,牛氣十足。
4、冬至吃餃子習俗:羊肉餡—即洋財之意故為洋財餃
洋:即廣大,眾多;比海還廣闊,祝您發洋財,謂之洋財。
5、冬至吃餃子習俗:野菜餡—即野財之意故為野財餃
野:即野外,或為意外。試問,綠色、健康的意外之財,誰不喜歡呢?謂之野財。
6、冬至吃餃子習俗:魚肉餡—即余財之意故為余財餃
余:即剩余,多出來的,祝福您年年有余,謂之余財。付出的是辛勞,得到的就是財富,余留下來的是健康。
冬至餃子的做法圖解
1.溫水中加入少許鹽,再倒入面粉揉成很光滑的面團(特別說一下,面團要在調餡前提前揉好,最好能醒1個小時左右)
2.剁好的豬肉餡加入兩個雞蛋,順時針攪動,不一會就會從稀變的很濃稠,將攪好的肉餡加入老抽和料酒,鹽拌勻(只加夠肉餡的就可以)
3.白菜洗凈,切成很碎的末,蔥和姜切末
4.切碎的白菜放入干凈的紗布,兩只手用勁擰去白菜的水分
5.去水分的白菜加蔥末、姜末、鹽、醬油、五香粉、雞精、香油、植物油拌勻
6.肉餡倒入拌好的白菜中拌勻,肉餡就OK了
7.取一塊面團搟成長條,再切成均勻的小劑子,撒點面粉,用手按扁,搟成圓餃子皮
8.取一個餃子皮,放入肉餡,中間捏一下。再用兩手的食指在靠外面的餃子皮各推出一個摺,兩手的食指和拇指用力捏下去即可
9.煮餃子一次要添足水,水開后下入餃子,餃子煮開后加入適量涼水再煮開,反復三次即可
冬至吃什么傳統食物
吃水餃
民間有諺語:“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每逢冬至日,餃子是必不可少的傳統食物。而且這天吃的餃子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羊肉餡的餃子,因為羊肉性溫熱,可起到溫陽驅寒的效果。
羊肉湯
在北方地區,冬至除了吃水餃,山東還有喝羊肉湯的習俗,因為北方大都把溫補的羊肉視為冬天進補的最佳選擇,冬至吃了羊肉湯,整個冬天都不怕冷了。因此冬至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糯米飯
古人認為冬至日要吃赤豆糯米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所以在南方地區,有冬至全家聚在一起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另外,糯米味甘、性溫,能夠補養人體正氣,起到御寒、滋補的作用,最適合在冬天食用。
糯糕
在臺灣地區,冬至有祭拜祖先的習俗。而糯糕則是祭祖時的重要祭祀食物。糯糕,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后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擂圓
每逢冬至日浙江、閩南、江西等地方,有吃擂圓來慶祝全家團聚、祈求來年風調雨順的習俗。擂圓是用糯米搓成湯圓后裹上麻糬粉。與平日里吃的湯圓相比,擂圓不但內容豐富、形式各異,而且有圓圓潤潤、團圓之意。
冬釀酒
蘇州地區對冬至非常重視,當地有俗語云:“冬至如大年”。每年冬至前一天晚上,就是蘇州人的冬至夜。而這個時候每個蘇州人都要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冬釀酒原來叫冬陽酒,因為冬至過后陽氣上升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