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酥餅是泰州乃至全省的名小吃、名特產,是四季都能吃到的點心。它的特點是色澤誘人,吃起來香酥可口。至于姜堰酥餅的由來,這里頭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姜堰酥餅的歷史故事
民國十八年(1929年),姜堰人王義善的姜堰飯店開張了。王義善小名玉小,為人慷慨豪爽,有俠義心腸。他原先是姜堰冷公茂絲線店伙房的廚師,人稱王廚。平日里他還帶做一些其他商鋪的飯菜。冷公茂的老板嫌出入吃飯的人太閑雜,于是租下曹姓人家的房子,資助王義善開辦姜堰飯店。這個飯店一面負責冷公茂的職工包伙,一方面對外經營。王義善叫人書寫了“歡迎大肚羅漢,不怕掃盤將軍”對聯張貼在店堂中,招攬顧客。很快,姜堰飯店就因為飯菜可口,價錢公道而生意紅火,王家也自然成了個殷實戶。
有一天,一個從海安來的乞丐到飯店乞討。王義善施舍時,得知這個乞丐原是海安集賢館飯店的老板,姓金。金氏因為吸食鴉片敗了家,四處飄泊。
王義善知道金氏的身世后,遂生收留之意。王義善將金氏安置店中,并找來名醫為其醫治,戒除毒癮。金氏十分感激,為作報答,就將家傳的酥餅制作之法傳授給了王義善。王義善試著做了出來并親口嘗了,他感覺口味非常好、非常獨特,便開始試銷,誰知一上市,人們就搶購一空,吃過的人無不稱贊它的美味。從此,姜堰酥餅之名便傳開了。漸漸地,酥餅不僅成了姜堰飯店的一大特色,也成了姜堰的一大特色。據說連海安的一些達官貴人也常常開了小輪船沿老通揚河來姜堰吃酥餅。
泰州文史界的前輩周老志陶曾作詩云:
姜堰王廚得秘傳,
油煲酥餅起螺旋。
江蘇評列稱名點,
惟有羅塘獨擅專。
現今,酥餅已經不是什么稀罕物了,老百姓花不了多少錢就能在街頭小攤點上買到,但制作的精細程度較從前是大打折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