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年輪里,不少美食總與傳統(tǒng)節(jié)日分不開,就像我們中秋節(jié)要吃月餅,元宵節(jié)要吃湯圓,端午節(jié)得吃粽子,就連春節(jié)也有著要吃年夜飯的傳統(tǒng)。而在地方,比方說荊州,卻有自己傳統(tǒng)節(jié)目的美食,像重陽節(jié),荊州人獨愛九黃餅。
九黃餅的介紹: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
九黃餅有著悠久的歷史,相傳它來源于西晉,是當時人們在重陽節(jié)登高望遠時,拿來當作干糧的必帶品。畢竟古時候人們的“登高望遠”是真的要是去爬山,相當于現(xiàn)在的郊游,路途遙遠,干糧是必需的。當然每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食物都有著歷史故事,九黃餅也不例外。
據(jù)說,在東漢時期,有個名為費長房的道工,他可以預知未來。某天,他預言徒弟桓景,家中在農(nóng)歷九月初九必有大難。桓景按照費師傅的指教,到那一天帶著全家人身佩戴茱萸,帶上干餅到高山頂上去飲菊花酒,以避劫難。神奇的是,桓景晚上回家一看,家畜、家禽全部慘死。從此,重陽登高避災便成了一種習俗,而吃餅也成了不可少的習慣。
而又為什么叫九黃餅呢?這是來源于李白在荊州龍山游玩時留下"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的詩句,糕餅自此名"九黃餅",有"九月菊花黃"之意。
九黃餅的做法:選料講究皮薄餡多
九黃餅是由“餅皮”和“餅心”組成。餡心是采用玫瑰花、香元、瓜條、桃仁、紅綠絲等果料摻和而成;而餅皮是用上等白面摻芝麻屑做成,所以餅面帶有裝飾性的芝麻,甚是喜人。
先做“餅心”。將蜜桔餅、瓜條切碎,再放入炒熟的面粉、葡萄干、白糖、砸碎的冰糖、蜜桂花、芝麻油,一起拌勻就成了九黃餅的餡料,一般將餡料揉成大小適中的圓形樣備用。
“餅皮”做兩面團和酥面團兩種。先揉面團皮,在面粉中加入飴糖、芝麻油、堿和適量清水攪拌均勻,成面團皮;再用面粉加芝麻油,拌勻然后擦成油酥面團,兩種面團即成后,將面團皮搟成圓形皮,包入油酥面團捏攏,搓成長圓條,揪成面劑,逐個豎著摁成圓扁皮;再包入餡料捏攏,放在鋼制模具內(nèi),弄成圓形餅;烤制時,沾些芝麻,烤盤一定要刷油,避免粘住;最后入烤爐烤至金黃色出爐即成。
剛出爐九黃餅帶著芝麻的清香,酥脆可口,還有著淡淡的甜味,一點也不膩。而且它又易于保存,可以用來送人,也可以自己在家備著食用,特別方便。
九黃餅做法介紹
原料:面粉、桃仁、玫瑰花、葡萄干等、油鹽等常見作料
做法步驟
1.首先將面粉和清水均勻攪拌在一起,配上適量的油進行調(diào)和
2.將米粉微炒,至剛熟為止,并加入葡萄干、白糖玫瑰花等之前準備好的食材一起調(diào)和成餡
3.將面團搓成長條狀并揪成小面團,其中包入準備好的九黃餅餡料
4.將面餅的一面抹上食用油,并放入刷過油的烤箱中,將其烤至金黃即可出鍋了
注意事項
之前準備的原料種類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進行調(diào)整;米粉在包成餡之前一定要炒一炒,否則的話可能在最后會發(fā)生烤不熟的情況;最后可以在面團上撒上一層芝麻,可以讓最后的成品味道更加香甜。
九黃餅正宗推薦
最正宗的九黃餅自然還是荊州當?shù)氐牧耍@里制作九黃餅的工藝傳承上百年,形成了營養(yǎng)美味,獨具特色的美食,且味道香脆,非常適合在旅行的時候帶一點作為干糧食用。
以上就是關(guān)于九黃餅的全部內(nèi)容了,由于這種餅子是油炸食品,最好吃的時候是在其剛出爐,熱騰騰的時候。而在網(wǎng)上購買袋裝的九黃餅總是涼的,沒有將味道發(fā)揮到最佳,因此,想吃到正宗的、口感最佳的九黃餅,最好還是來荊州當?shù)貒L一嘗,感受一下地地道道的荊州九黃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