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館不賣水麻酥,茶客不往門前走。請客不用水麻酥,賓至桌前又回頭。”這是流傳在潛江縣竹根灘人民群眾中的一首歌謠。
▽竹根灘水麻酥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水麻酥油而不膩,香酥爽口。系選用上等面粉、香油、白糖和去皮芝麻等原料,用按一定比例的油、水混合液調制面皮,用油、糖混合液調制餅心,餅面粘上香料和去皮芝麻,道道工序考究,環環配料精細。
▽竹根灘水麻酥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相傳秦始皇派人為后妃們四處巡訪佳點。使者訪到楚地,發現一家作坊,門口掛有“蓋天之點—水麻酥”的匾額。屋內賓客滿座,競相品嘗一種小圓餅。使者將餅帶回宮去,深受眾后妃的贊賞。
秦始皇隨即將這個作坊的師傅召進皇宮,專為妃子們做水麻酥。并將水麻酥封為“御餅”,不許外傳。從此水麻酥在民間失傳了。清末,潛江竹根灘有一個叫潘丑兒的茶點作坊名師才根據傳說制出了水麻酥。
很快名揚四野,傳說中的“御餅”成了當地人民請客送禮必備的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