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聞水清則無魚,但漢水湖畔卻有一美味——槎頭鳊,必須得水質清鮮才能成活,如此特性在這自然法則當中,能存活于至今已是難事,更何況這美味若以新鮮上鍋一蒸,那肉質鮮嫩當真是無法言說。
槎頭鳊歷史悠久
清蒸槎頭鳊是湖北襄陽一道有名的特色美食,其制作歷史悠久,肉質極其鮮嫩,烹調后肉肥嫩而成“四方晶體狀”,可謂是魚中的精品。槎頭鳊也稱鳊魚,古稱為槎頭鳊,早在南北朝時就已盛名在外。相傳當時襄陽刺史張敬兒為了取寵齊高帝,特別制造了一種"陸艫船",載運一千六百尾鳊魚往京都建業上貢。為此,齊高帝以鳊魚的地方名"槎頭鳊"賜封張敬兒為"槎頭刺史"。據說因其味美,南北朝時官府曾下令,禁止民間捕捉。
真正的槎頭鳊,你只有到襄陽才能品嘗得到。而食用槎頭鳊,則以清蒸為最佳,用小火上蒸,保持有槎頭鳊的原有風味,待槎頭鳊出籠后,再澆上香油、醋、蒜汁,真是清而不淡,香而不濃,余味悠長,頗有口感和質感。
清蒸槎頭鳊活魚最佳
槎頭鳊最適合清蒸,而做清蒸則必須選用新鮮鳊魚,這時肉質與營養最佳。
上鍋蒸前要先處理好槎頭鳊,去鱗、剖腹、洗凈、腌制,這腌制極其重要,需要將黃酒均勻涂抹在槎頭鳊身上去腥,腌制十分鐘;腌制過程中可以制作蒸魚豉油,也就是蒸魚上的味,鍋中放油,冷油把姜絲略爆香,放入香蔥段翻炒三兩下熄火,利用余熱繼續爆約1分鐘,最后倒入由生抽、白沙糖混合而成的生抽汁,盛入碗中備用。
最后清蒸槎頭鳊,鍋內放上蒸架,倒入涼水。蓋上鍋蓋燒開后擺上魚盤,特別注意的是魚身下要用兩只筷子托起。再次蓋上鍋蓋,大火蒸10至12分鐘即可。蒸好的魚抽出筷子.把魚盤中蒸魚時蒸出來的水倒掉,再淋上事先燒好的蒸魚豉油即可,一份色香味俱佳的清蒸槎頭鳊就完成了。喜歡吃辣的,還可以在蒸魚時在魚身上擺些紅椒,味兒更濃。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也養育了這獨具風格的槎頭鳊。槎頭鳊,主要生活在襄陽漢水一帶,除野生外,市面上多的是人工養殖的槎頭鳊,因此清蒸槎頭鳊這道美味也被各大餐館所容納,食客想吃上新鮮的清蒸槎頭鳊,只要站在襄陽的土地上九不會少那一口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