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很少人會想到馬鈴薯。事實上它不僅富含維生素C,更因為與淀粉結合,在烹調后不易流失(一般葉菜類經烹調,維生素C容易流失)。
馬鈴薯每100克中含鉀502毫克,屬于高鉀食物,有利控制血壓。它還提供維生素B群、維生素K、鐵、鎂、鋅、銅和錳。
馬鈴薯=高熱量?怎么煮是關鍵!教你保留維生素、抗氧化劑含量
加強運動表現,鍛煉前的良好補充品。
馬鈴薯提供的碳水化合物和眾多營養素,讓它成為運動最好的燃料來源之一。2019年發表在《應用生理學雜志(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的一項小型研究,比較馬鈴薯泥與碳水化合物凝膠(運動能量補給品),對長時間騎乘單車的影響,結果發現兩者對選手表現的影響并無差異。如果你是天然食物擁護者,運動前不妨補充馬鈴薯,可以加強運動表現。
含抗性淀粉,煮熟冷卻再吃,有助控制體重。
除了纖維,馬鈴薯還提供一種獨特的碳水化合物——抗性淀粉,已被證實能提高身體脂肪燃燒。抗性淀粉和纖維一樣無法被消化吸收,當它抵達大腸時會被發酵,從而觸發身體燃燒脂肪。煮熟、冷卻的馬鈴薯會形成更多抗性淀粉,建議煮熟后先置室溫冷卻再吃,以獲得更多抗性淀粉。
研究也顯示,馬鈴薯比其他含淀粉的碳水化合物(如義大利面和米飯)更容易有飽腹感,有利體重控制。
不會對血糖產生負面影響。
2020年發表在《臨床營養(journal Clinical Nutrition)》雜志上的研究,關注馬鈴薯與米飯做為晚餐一部分,對第二型糖尿病患的餐后和隔夜血糖的影響。結果發現兩者對血糖的影響并沒有顯著差異,研究人員得出結論,馬鈴薯適合糖尿病患者做為均衡膳食的一部分,不會破壞血糖調節。
怎么煮很重要
微波或烤帶皮水煮可保留更多營養素
油炸馬鈴薯絕對不是好主意,也是馬鈴薯不利健康的惡名由來。2020年一項研究,針對烹調方式對馬鈴薯淀粉、維生素C、礦物質和抗氧化劑含量的影響。研究人員發現,與水煮或蒸的烹調方式相比,用微波或燒烤的烹調方式能保留更多的營養素。
此外,連皮一起水煮的馬鈴薯,可以保留更多營養,因為能防止礦物質滲入水中。該研究也證實,煮熟后冷卻的馬鈴薯,會增加抗性淀粉含量。
紫色紅薯
馬鈴薯=高熱量?怎么煮是關鍵!教你保留維生素、抗氧化劑含量
紅薯和馬鈴薯一樣,常被當成「淀粉炸彈」,但在營養師眼里,卻是豎起大拇指的根莖類蔬菜。
從紅薯呈現的橙黃色或紫色就可看出,它是富含維生素C和A的良好來源,這兩種維生素對支持免疫功能很重要。維生素A和C還可以作為抗氧化劑,保護細胞免受衰老和疾病的侵害,選擇紫色番薯可獲得更多抗氧化劑。
紅薯中的天然抗發炎化合物,已被證實可平息細胞發炎,身體的慢性發炎會增加慢性病風險,包括肥胖、第二型糖尿病、心臟病和癌癥。一項動物研究發現,食用紫色番薯萃取物后,腦組織和神經組織的發炎狀況減少。
紅薯淀粉含量雖高,但高纖維含量讓它成為一種緩慢燃燒的淀粉,不會使血糖急速升高。紅薯中12%的淀粉是抗性淀粉,是一種身體無法消化和吸收的纖維狀物質。和馬鈴薯一樣,能增加飽腹感,有利體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