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的歷史與發展
中國是茶葉的發源地,從發現茶到利用茶,至今已有4000年的茶的歷史。唐代陸羽在《茶經》中有過這樣的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興于唐,盛于宋。”
六朝以前-巴蜀是我國茶業和茶葉文化的搖籃。我國茶業最初興起于巴蜀。《漢書·地理志》和清初學者顧炎武均持以這種觀點,這個觀念也被廣為接受和認同。秦朝統一全國后,巴蜀與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進一步加強,尤其是茶葉的種植和加工,逐漸向東部和南部傳播開來。
隋唐時期-茶葉處于快速發展時期。隋朝開通的南北大運河,方便了茶葉的運輸,促進了文化的交流,推動了茶業的發展。唐朝時茶葉生產有了較大發展,加上佛教的興起,飲茶之風傳遍中國。中唐以后,茶葉產量和制茶技術大幅提高。到了晚唐,我國茶葉生產和技術的中心正式轉移到長江中游和下游地區。
宋元時期-“散茶”出現。宋元茶類生產由團餅為主漸漸轉變為以散茶為主。宋朝團、餅茶制作雖精,但工藝繁瑣,煮飲費事,于是,發展出了蒸青和蒸青末茶。在宋元,團、餅一類的緊壓茶,稱為“片茶”,對“蒸而不碎,碎而不拍”的蒸青和末,稱為“散茶”。
明清時期-傳統茶業衰落,葉茶芽茶興起。明清時期是我國古代茶業和傳統茶學由鼎盛走向終極的階段。團茶、餅茶進一步邊茶化,末茶衰落,葉茶和芽茶成為我國茶葉生產和消費的主導。隨著飲茶人數的提高,茶葉加工技藝和傳統茶學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我國的茶業和茶文化,在受到殖民者侵略的痛苦中走上了近代。
來源:名希特產網 關注:
飲食禮儀推薦
飲食禮儀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05-08 關注:151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05-08 關注:113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05-08 關注:107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10-26 關注:10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05-08 關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