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帝王的飲食習慣
康熙皇帝玄燁,是我國封建社會的一代君王,又是對醫學頗有造詣的“醫生天子”,尤其是他的飲食觀,于今給人以啟迪。
康熙非常強調飲食對健康的作用,反對隨意攝取,主張合理飲食。
一是節飲食。在康熙的生活中,表現為不追求珍饈厚味,在他的食物譜中不見馬牛羊、雞犬豕之類的厚味,有的是魚蝦果蔬食品。他說:“……養生之道,尤以飲食為要義,朕自御極以來,凡所供饌肴皆尋常品味。”他強調“適可而止”。他說,“所好之物,不可多食”。
二是慎飲食。這是對食物的審慎,亦即對食物質量的要求。首先強調要排除飲食中雜質,尤其是水。他認為“飲食物中,水為最切”。他對各地貢來的水和巡行在外用的水,定有自己的制取方法和定奪標準,并著有《水性記》一文而載入史冊。其次為多吃粗糧和蔬菜水果。康熙主張老年人飲食宜淡薄,多吃蔬菜、水果對身體有益。他說,他之所以到老而猶健壯就是這個原因。還有就是禁煙酒。康熙本來是吃煙的,他說,幼時在養母家就吃過煙,為戒別人吃煙,首戒自己,“欲法令之行,惟身先之”。煙與酒相比,他更惡旨酒,“清淡作飲饌,偏心惡旨酒”,就是他決心禁酒的寫照。這是因為他認為酒有“亂人心志”和“致人以疾”的壞處。
三是擇飲食。對飲食,應根據各人的具體情況擇其所宜。康熙認為“各人的腸胃所不同,應擇其所宜者”。他所講的所宜,即因人、因時、因地、因病而宜。因人而宜,在康熙看來,即為父子兄弟之間,也不能相互強其所食,各人不宜之物,即當永戒;因時而宜,即飲食物的季節性非常強,不同季節的食物要求不一樣,他尤其反對吃非時之物;因地而宜,是指飲食物產地不同,其性能也有變化,對人體的適應度有差異;因病而宜,對病人的飲食,應適應病情調養的需要。
康熙有一個很好的生活習慣,即進膳后,自覺保持良好的心態,只講開心事,只說開心話,或者欣賞自己喜愛的古玩字畫,他認為這樣可以幫助消化。并說,“朕用膳后必說好事,或寓目于所愛珍玩器皿,如是則包含易消,于身大有益也”。
其實,康熙有一首《膳酒自述》,總結了他自己的養生理念與實踐:
“ 盈余休說帝王家,
儉樸身先務戒奢。
盛饌醇釀應有損,
野蔬風味亦堪佳。
樽中旨酒無能飲,
案上珍肴勿過加。
淡泊寧心和五味,
養生得正勝丹砂。”
來源:名希特產網 時間:2025-04-05
關注:
飲食禮儀特產推薦
飲食禮儀特產排行
- 凍羊糕
- 羊肉有益血、補肝、明目之功效,對治療產后貧血有很好的效果。羊奶與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質,是腎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
- 關注:215
- 奶香花生牛軋糖
- 材料:棉花糖300克,奶粉200克,烤香的花生300克,黃油90克(花生提前炒香或者倒入烤盤,預熱烤箱175度,中上層上下火,烤15分鐘,放涼
- 關注:174
- 街頭小吃涼皮
- 小麥面粉,清水,黃瓜,香菜,蒜,花椒
- 關注:163
- 牛軋糖
- 做過糖之后發現,含糖量那叫一個高;最大的制作心得不是鍋鏟比較難洗,而是千萬別在夏天做牛軋糖。
- 關注:161
- 爽滑解暑仙草凍
- 我所說的仙草凍,其實我們這兒從來就是把它叫做涼粉。我是后來才知道,在我們大中國,大名鼎鼎的涼粉原來可以是截然不同的兩樣食物。
- 關注: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