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堂面的介紹
對于早餐,我想大家最熟悉的一定是廣式早茶,但對于偏北方的湖北人而言,我們更習慣于面食的“過早”。過早就是方言版的吃早餐,湖北人特別喜歡早早起床,然后在外面的小餐館里尋覓美食,因此無論大街小巷都會開著許多早餐店,過早的食物也十分豐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荊州的早堂面了。
清晨從早堂面的美味開始
早堂面是沙市的傳統小吃,有著很久的歷史。關于它的來歷有說法很多,其中比較令人信服的說法是源自1895年沙市開埠后,當時有很多工人在碼頭做事,做苦力的人都習慣吃油水較為厚重的食物,所以當地一個面館老板根據這個特點,制作了早堂面這種油厚碼肥、湯鮮味美的面條。剛開始的時候只叫他煮面條,但是由于碼頭的工人大多是在凌晨時分到面館吃面后上工,所以才有了早堂面這個名字。
早堂面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的湯,俗話說:“先生吃碗早堂面,像喝紅牛不疲倦;女士吃上碗早堂面,賽過去趟美容院。”從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湯的營養美味。因此,早堂面從不缺乏忠實的“粉絲”,為了搶得頭鍋的鮮湯,清晨5點多就有“早絲”們在福壽、西園等老字號面館和幾家沒有名號卻名聲在外的面館門前守候,等到七點以后,面館前更是要排起長長的隊了,這個清晨也就才剛剛開始。
早堂面的做法:湯的好壞決定早堂面的成敗
一碗早堂面的靈魂就在于它的湯味。所以要做好早堂面,首先要熬制一鍋好湯。要選用活鱔魚、五花肉、豬大骨熬成乳白色的高湯,盡量熬久一點,一定要濃稠,顏色也是要成乳白色的。早堂面的面條一般選用堿水面,將面條煮熟,再將煮熟的面條撈出用冷水浸一下,撣干,放入碗中。最后直接倒入煮好的高湯,再加油汁,放上肉片,撒上些蔥花,并依次放入用肥豬肉制成的小碼,和用雞脯肉、瘦豬肉、酥鱔魚等制成的小碼及豬油、蔥花等,一般自己在家吃,何以只加入自己喜歡的小碼口味即可;這樣,一碗營養美味的早堂面就做好了。
不過,個人覺得熬制高湯的過程可能有點麻煩,而且不一定能熬好,所以建議大家想吃正宗的還是去沙市的店鋪,比如上面提到的福壽,西園等老字號面館,點上一份熱騰騰的早堂面,開始一個美好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