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能為我們補充蛋白質和脂肪,其價格也是大家關注的重點,如果大家近期在菜市場購買豬肉的話,就會發現豬肉價格上漲了,那么豬價連續上漲的原因是什么?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豬價連續上漲的原因是什么?
豬價連續上漲首先是受國慶假期的影響,畢竟節日期間酒席增多,且吃喝住行銷量大增,豬肉的銷量自然也大為提振,但白條豬補貨量不多,帶動了豬價走高。
其次,隨著全國大部地區迎來降溫,特別是東北冰凍、降雪,北方一夜入冬,帶動了市場消費需求,但受天氣所致,市場供應偏緊,生豬運輸難度大,因而豬價開始了一波大漲。
而隨著豬價迎來連續上漲,壓欄惜售心態比較嚴重,不少散戶也開始選擇觀望,也有一些養殖戶開始了二次育肥,他們對未來豬價十分看好,這些都使得屠企只能被迫漲價,收購難度加大。
不過如今豬價快速走高,官方或將出臺調控政策,今后豬價恐怕很難繼續走高,因而養豬戶還是要及時出欄為好。
二、后續豬肉價格還會上漲嗎?
按照當前走勢來看,后續豬肉價格漲幅有限,但是仍有一定上漲的空間。
原因一是當時市場的消費高峰尚未來臨,根據預測,豬肉消費高峰大概集中在11月下半月至1月份。一方面是腌臘需求提振,另一方面是1月22日即是春節,今年春節較早,因此節前備貨也會提前,算算時間就正好落在這個區間上。
隨著消費高峰來臨,豬價也將達到一個頂點,也會推動肉價繼續上行。
原因二是豬肉價格直接關系到CPI,而經過兩年多的疫情調控,國家對于市場的主基調是“保供穩價”,在總體產能充足,疊加儲備肉投放等一系列措施的影響下,豬肉價格的上漲空間已明顯縮小。
很多人擔心肉價會不會再次漲到“吃不起”,這個概率是很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