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和鯽魚誰更好吃
羅非魚營養分析
羅非魚:
非洲鯽魚,屬種:鱸形目、鱸形亞目、鱺魚科、羅非魚屬。羅非魚是一群中小型魚類,它的外形、個體大小有點類似鯽魚,鰭條多棘似鱖魚。羅非魚屬廣鹽性魚類,海、淡水中均中生存;羅非魚對低氧環境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一般棲息在水的底層,通常隨水溫變化或魚體大小改變棲息水層。目前我國養殖的主要有尼羅羅非魚、莫桑比克羅非魚、奧利亞羅非魚。羅非魚的肉味鮮美,肉質細嫩,無論是紅燒還是清烹,味道俱佳。
羅非魚營養分析:
羅非魚的肉味鮮美,肉質細嫩,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和豐富的蛋白質,在日本,稱這種魚為“不需要蛋白質的蛋白源”。
營養價值
1、羅非魚蛋白質含量高,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必需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和甘氨酸含量特別高,必需氨基酸組成平衡且含量豐富,屬于優質高蛋白產品。魚蛋白與肉類蛋白相比更易于人體消化和吸收,攝取的營養會被毫無浪費地充分利用。
2、羅非魚視黃醇含量高,視黃醇有助于防治夜盲癥、視力減退,有助于治療多種眼疾,維護免疫系統正常功能,祛除老年斑,促進發育,強壯骨骼,維護皮膚、頭發、牙齒、牙齦的健康,有抗呼吸系統感染作用。
3、羅非魚牛磺酸含量高達210-220mg/100g,牛磺酸可與EPA和DHA媲美,能夠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中性脂肪,調節血壓,強化肝功能,促進胰島素分泌,促進視網膜發育,幫助視力恢復。而畜肉中牛磺酸的含量很低,如牛肉中含量僅為32mg/100g,雞肉中一點都沒有。
4、羅非魚不飽和脂肪含量豐富羅非魚肌肉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約為54%~58%,且還含有一定量的DHA和EPA。大量研究表明,DHA、EPA有助于人類大腦和視力發育,有助于維護人類健康并預防心臟病、高血壓、高血脂、關節炎、中風、皮膚病等多種疾病。
5、羅非魚硒含量豐富,硒是心臟代謝不可缺少的元素,具有很強的抗氧化作用,其效果是維生素E的50-100倍,具有較強的抗衰老和抗癌作用。
6、羅非魚還含有維生素E、硫胺素、核黃素、煙酸與礦物質鉀、鈉、鈣、鎂、鐵,錳、鋅、銅等,是維護正常的生理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鯽魚的營養價值
鯽魚:
鯽魚俗稱鯽瓜子、刀子魚等,魚綱鯉科動物,為我國重要的食用魚類之一,以2~4月、8~12月肉質最為肥美。肉味鮮美,肉質細嫩,它營養全面,含蛋白質多,脂肪少,食之鮮而不膩,略感甜味;它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魚類,棲于江河,湖泊、池沼、河渠中,尤以水草叢生的淺水湖和池塘較多,鯽魚四季均產,但以2~4月和8~12月產的最肥。鯽魚體側扁而高,體較小,背部發暗,腹部色淺,體色因產地而異,多為黑色帶金屬光澤,嘴上無須,鱗較小,鰭的形狀同鯉魚。鯽魚肉質甜美細嫩,營養價值較高,但刺細小且多,所以,煮魚湯,豆瓣燒最好。
營養價值
1、鯽魚所含的蛋白質質優、齊全、易于消化吸收,是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質來源,常食可增強抗病能力,肝炎、腎炎、高血壓、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患者可經常食用;
2、鯽魚有健脾利濕,和中開胃,活血通絡、溫中下氣之功效,對脾胃虛弱、水腫、潰瘍、氣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補食療作用;產后婦女燉食鯽魚湯,可補虛通乳;
3、鯽魚肉嫩味鮮,可做粥、做湯、做菜、做小吃等。尤其適于做湯,鯽魚湯不但味香湯鮮,而且具有較強的滋補作用,非常適合中老年人和病后虛弱者食用,也特別適合產婦食用。
食用功效
1、鯽魚有健脾利濕,和中開胃,活血通絡、溫中下氣之功效。
2、增強抗病能力,有滋補作用。
從上面們可以知道羅非魚和鯽魚區別還是很大家,雖然長的真有些像,但是仔細辨認還是很容易的喲。
羅非魚是哪來的?
羅非魚在我國屬于外來物種,最早引進羅非魚的是我國臺灣省,在二戰結束不久,羅非魚即被引入臺灣。我國大陸在1950年曾從泰國、越南引進羅非魚,以后又從非洲一些國家引進新的品種。經過多年來雜交繁殖,改良品種,現我國大約有十多個品種。由于這種魚味道鮮美,已成為我國重要的養殖魚種。
自80年代以后,凡是處于熱帶、亞熱帶、溫帶的國家和地區幾乎都有養殖羅非魚,現已遍及全球85個國家和地區,羅非魚成為了國際上養殖最廣泛的優質魚種之一。我國的羅非魚養殖主要分布在南方,因為羅非魚怕冷,溫度不能低于10度。
夏季是垂釣羅非的好時節,因為羅非魚在夏季里是非常活躍的,吃口也非常棒,也容易上魚。垂釣羅非魚,提竿宜遲不宜早,因為羅非魚吃食極貪,入口的食物不會輕易放棄,當浮漂抖動或沉浮不定時,不可揚竿,一定要等浮漂全部沉入水中不見時方是提竿的最佳時機。
羅非魚和鯽魚有關系嗎?
羅非魚應該是屬于熱帶的魚類,最初出現在非洲,它們和鯽魚是沒有關系的,只是它們的個體和鯽魚差不多,只是比鯽魚要扁一些。我國在50年代左右已經引進這種魚了。因為羅非魚耐低氧,很少生病,長起來比較快,適應能力也強,另外口味也還不錯,所以現在已經是我國池塘養殖的一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