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香兒是湖北省恩施的的著名美食,當地人們將其作為一種早點食用,尤其是在恩施的路邊,非常常見。這種美食其制作成本低,售價低,吃起來方便快捷,成為了當地上班白領們的首選。下面,小編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油香兒吧。
湖北人過早,不外乎一份豆漿、熱干面,再加一根油條,這是湖北人的習慣。而在恩施的大街小巷里,人們早起,最先聞到的早點味一定是油鍋里炸的正香,名為“油香兒”的小食。可能每個地區有自己獨特的炸制美味,就如宜昌蘿卜餃子一樣,這恩施油香兒就是當地最受歡迎的早點,說是人手一個也絲毫不夸張呢。
恩施早點——油香兒
都說武漢人愛好熱干面,恩施人獨愛這油香兒,兩者道理相同,都是食客刻在骨子里般的疼愛。在恩施,大多數當地人都是吃著油香兒長大的,所以對油香兒有著獨特的情感,一般街上門店不到五點,就會飄來油香兒的香味,與吃在嘴里是不同的,畢竟聞著的僅是油香,可也就是這股油香讓吃過這類早點的恩施人垂涎不止,硬是要咬上一口才能止住心里的癢癢勁。
我曾在恩施出差時,有幸在六角亭處的“城門洞油香兒”館嘗過油香兒的味,這家有著20年歷史的老店,據說一直堅守著油香兒最古老的做法。而我初次嘗試時,說不上特別驚艷,但還是區別與其他炸制的早點的。其口味如油條,但帶著蔥香,一口咬下去,可以說是香氣十足,唇齒留香,品味過后還是值得再次嘗一下的。而最特別的還有油香兒的外表,小販炸制得金黃,沒有絲毫焦味,所以剛咬上去時,外酥里嫩,還帶著點點汁水味,十分誘人,也就怪不得恩施人鐘愛這款油香兒了。
油香兒做法介紹
油香兒需耐心制作
油香兒之所以香,是因為這油最為重要。所以制作油香兒的話,這油一定要用好油才能炸等出好香味。除此之外,要準備一個磨具,恩施人稱它為“油香瓢”,是一把長長的大勺子,每一個制作油香兒的攤位都是有專人掌勺,一般人會覺得不好用,但卻很實用,我們自己在家制作油香兒的話,也可以選一個與油香兒外形類似的大勺子,平常的鍋鏟也可以勉強,因為主要還是定型的作用。
原料選著大米,黃豆,需要先浸泡再磨成細漿備用;一般餡料我會選擇蔥、花椒粉、大蒜、鹽、辣椒粉等與土豆絲、鮮肉絲、蔥花一起拌勻備用,也可以根據個人口味調整。下鍋炸油香兒時,先要將米漿蓋一層到勺子底部,再均勻加上餡料,之后再蓋一層米漿,待三層原料均勻做好后,即成油香兒雛形;最后下鍋炸,需不停翻動,等油香兒表面金黃,即可出油鍋,放在網格上瀝干,這時的油香兒十分的脆,是咬下去的最佳時機。
注意事項
瘦肉餡餡料最好是在加入之前先腌制一段時間,時間可以不用很長;即便是皮沒有保住餡料也沒有關系,黏在面餅上即可。
以上就是油香兒的常見做法了,可以說作為一道早點,油香兒的味道絕對是無法代替的。早上吃一個油香兒,讓您一天都精力充沛,元氣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