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楊豆干是湖北省恩施的著名美食,其發源于湖北省利川的柏楊村。這種豆干的制作工藝歷史悠久,具了解已經傳承上百年,最早為宮廷貴族們享用的貢品,隨著科技與生產力的進步,這種美食走進了尋常百姓人家,成為了當地喜聞樂見的美食。下面,小編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柏楊豆干吧。
柏楊豆干的做法介紹
柏楊豆干選用“神水”,生產于利川柏楊集鎮地區,是恩施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柏楊豆干外表看起來色澤金黃,比尋常豆腐更薄一些,制作上,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小炒,他的口感,綿醇厚道,吃過后回味無窮,與尋常豆制品區別甚大。
為什么與其他豆制品不同呢?當地手藝人給了這樣一個說法。據說柏楊壩有一股天然而成的“神水”,其味道清涼甜爽。這柏楊豆干就是用這股“神水”制成的豆干,所以色香味獨特。就算是外地人掌握了這道手藝,只要缺少了“神水”,也是做不成正宗的柏楊豆干的,所以當地人從來都不怕手藝被偷學。
柏楊豆干工序復雜
柏楊豆干最特別是一點是從來不用石膏和其他任何化學品制豆干,主要法子就是剛才說的“神水”以及當地的傳統工藝。這傳統工藝甚是復雜,要經過水洗、浸泡、碾磨、過濾、滾漿、燒煮、包扎、壓榨、烘烤、鹵制、密封等十幾道獨特工序加工才能制成柏楊豆干,比傳統的豆腐制作方法更難一些。
首先選用當地高山含硒大豆篩去雜質,用泉水清洗、浸泡6個小時,即可用石磨磨成豆漿;再用柴火煮漿至翻滾沸騰后,可用白布將豆渣濾出;過濾后的豆漿用木制蓋子蓋上,隔斷時間攪拌幾次再加入祖傳香料入味;包扎即是用布包好,榨出多余的水分,特別要注意的是,水分一定要榨干凈,豆干才能薄如蟬翼;榨好的豆干要一塊塊剝開再在祖傳香料中滾一次,攤放在木板上用炭火烘烤,烤至顏色金黃,香味溢出即可。
這時,烤好的豆干可以密封保存起來了。有些手藝人還會再經過一次鹵制,將豆干鹵進味再保存,這樣的豆干之后吃起來更方便一些,但弊端就是味道成型,難以換口味。不過每一個的愛好不同,個人會習慣購買無味的柏楊豆干,也并不是完全沒有味道,畢竟他加入了祖傳香料,也是留有余味的。之后再根據個人口味習慣,生吃或是炒入不同的配料,就成了一道人人愛食的柏楊豆干。
由于柏楊豆干的制作工藝非常復雜,且其具體制作過程和用料知道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博洋都哦干現在面臨著失傳的危險。2011年,柏楊豆干的制作方式被列入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進行保護,從那之后,這種豆干才開始逐漸興盛起來。
柏楊豆干怎么吃呢?
柏楊豆干的吃法多種多樣,可以干吃也煮食,其干吃較為常見,味道不僅鮮美,從口感來講還非常有嚼勁,當地人喜歡將這種豆干蘸醬或下酒食用。且隨著當地政府對于柏楊豆干的保護,這種美食也逐漸走向了批量化,品牌化生產的道路。雖說少了一份生產上的勞心費力,但其口感卻再也不如以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