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嘗餅是天門縣岳口鎮的特產,餅呈圓形,只有茶盅口大,色焦黃,有香氣。
▽岳口皇嘗餅歷史淵源(文化內涵)
關于皇嘗餅的來歷,沒有文字記載。傳說古時候岳口有一家姓梅的弟兄,孝敬父母。一次母親病了,不思飲食。梅家兄弟就用五香芝麻等做成餅子給母親吃。此后,家兄弟就以做餅為業。
因為手藝高,餅子做得很好,買的人很多,不久出了名。還有人學著做。人們根據這種餅的顏色和制作方法,稱之為黃燒餅。后來宋太祖趙匡胤千里送京娘路過岳口,吃了黃燒餅,大加贊賞,走時還買了一串,帶到路上做干糧。
以后趙匡胤當了皇帝,人們就把黃燒餅改稱皇嘗餅。
▽岳口皇嘗餅地域特點(產品特色)
皇嘗餅的配料和烤制都很獨特:面肉泡味厚和的又干又硬,發的泡歡和軟,攙上堿,放上五香鹽,制作成形面上粘上去了皮的芝麻,再貼到用砂缸特制的火爐里烘烤。烤熟的皇嘗餅分三層:上層是芝麻殼,吃起來又酥又;中間是五香餅肉,吃到口里香松柔軟;底層是薄皮焦殼,吃時略帶焦脆。
皇嘗餅經久不餿,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也能存放十天半月。因此,當地群眾經常把皇嘗餅當作外出的干糧;有的送給親友作禮物。回國探親和觀光的華僑,往往買些皇嘗餅帶回去,讓鄰居嘗嘗故鄉的特產。